早上吃早餐的時候看到『制裁局』最近的新聞, 頭腦一陣混亂...
◎喔 如果你需要惡補新聞:
懶人包 2分鐘了解智財局築長城的後果http://newtalk.tw/news/2013/05/31/36950.html
智財局擬封侵權網 維基百科、噗浪籲勿成「制裁局」http://iservice.libertytimes.com.tw/liveNews/news.php?no=816343&type=%E7%94%9F%E6%B4%BB
徒有禁制的法令, 大家用『民主倒車』來形容, 我覺得一點都不誇張...
面對盜版跟數位的兩難間, 這種對應方式豈不也是辜負了2.0的時代意義嗎...?
如果不是數位, 我們看不到很多被封閉的知識...我們被關在鬼島裡,
以為手上拿到的已經是真正的民主跟自由了
但如果不是標榜雲端化的台灣, 我們或許也不能在這邊號叫...然後期待
一個接一個網友把這些意見傳遞出去, 所以或許這是個最好也是最爛的時代吧!?
前言完畢, 很切題拿來協傳一下剛剛看到的資訊 ---
http://ibabel.tw/activity/2013/catalog
「BABEL市集」,一個敢於「預售構想」,販賣編輯理念的出版網站。立意將出版與讀者的關係,延伸到編輯「我有一份目錄」之時,編輯講出他的構想,讀者便可決定這樣一本書的出版可能。——「溝通未知,選擇未來」、「相信價值先於價格」,這是唯有數位時代裡,才容易辦得到的事情。
「這本書我想出,但還沒出。
該不該出,該編成什麼樣子?你喜不喜歡?想不想帶回家?
這一次,我想跟你,親愛的,未曾謀面的讀者,先聊聊。」第一次,四位出版人將構想提呈給讀者,邀請您來參予一本書的完成。
出版業應該也飽受盜版跟市場機制之苦, 但身處這個時局的編輯們,
也選擇跟數位站在一起, 連結次要敵人(數位), 打擊主要敵人(缺乏忠誠消費者、資金困頓)
我不知道你怎麼樣
可是我無法想像一個沒有YOUTUBE, 沒有GOOGLE, 沒有維基百科的年代
若非知識重要, 為何在畢業論文常見剽竊的風氣下,
從上到下的學校體系還是覺得需要推動論文數位化?
文創跟數位匯流之間, 到底是戰爭或是競合, 應該也是沒有絕對答案的問題吧
如果沒有數位化, 一些沒有資金宣傳的獨立小電影也不會一毛錢不花就傳遍世界
對, 當然很難管, 很難兩相得宜又不傷和氣,
但如果那麼容易就解決我們何苦需要法律跟政府, 乾脆一切都訴諸公投,
像雅典的公民政治就好了啊........
代議政治代表的是民主還是非民主????? (不好意思扯遠了||||||||||||)
升斗小民希望政策之間可不可以把握一致性, 不要隨著短視逢迎的時局而搖擺 (嘆)
最後補充一下維基百科之前反對美國實行SOPA所發表的意見
http://zh.wikipedia.org/wiki/Wikipedia:%E6%8A%97%E8%AD%B0SOPA%E8%A1%8C%E5%8B%95/FAQ
『
為甚麼你們要這樣做?
這樣的事情在過去是未曾出現在英文維基百科身上的。但我們維基百科之所以選擇史無前例的將英文維基百科短暫關閉來表達抗議,便是因為我們擔心SOPA和PIPA將會嚴重打壓人們從網際網路上獲得資訊的自由。這不是一個隻影響美國當地百姓追求知識的法律而已,而是一個足以影響住在全世界各地維基用戶的重大議題。如果你問為甚麼?我們認為SOPA和PIPA在其待審議的法律條文中並不是為了有效阻止人們侵犯版權這一主要目標,而已經變相成為一個嚴重妨礙網際網路開放和自由的惡法。這將會增加網站所有者的負擔,因為警方得以因為一項侵權的資訊而依法對所有網站封禁,這已經是一種不必要的遏止作為。如果真的發生這種情況,那些小型網站將因為沒有足夠的資源來為自己辯護;而大型媒體機構為了能夠奪取其外國競爭對手獲取資金的來源,而故意在版權資訊並無遭到侵犯的情況下提出訴訟。最後後者將會紛紛被列為網站黑名單,使得這些國外網站將不會出現在各大搜尋引擎的結果之中。至此,SOPA和PIPA建立了一個充滿限制與控制的狹隘框架。
你們反不反對網際網路盜版行為?
當然反對!維基百科每個禮拜都花費好幾十個小時在審查並刪除侵權內容。你可在維基百科的討論頁之上便能見到大量有關保護版權的相關討論,以及許多針對哪些是正確且合理使用的文句、哪些是足以構成侵權的話語進行了詳細且複雜的研究。維基百科是基於免費授權協議的模式所組成的,每一個參與維基百科計畫者在願意提供免費授權內容的條件之下都是版權持有人。因此侵權行為的確妨礙了我們的使命,在免費授權許可之下工作絕對不應該與侵權行為有所關聯。是的,因此在此我們正式聲明:「維基百科的使命便是與眾人分享來自世界各地的知識,因此也不可能讓這些知識與侵權有所瓜葛。我們維基百科會盡所有可能深切關注那些有關保護他人權利的議題,並確保他們創作者不會受到侵犯。」但是這並不代表維基百科的使用者們願意看見到有人踐踏人們自由表達的情況,例如SOPA和PIPA這類法律條文所可能造成的影響。在當前擬議的法律條文中是針對那些完全從摘錄原文的網站,因為法院和其他人根本沒有時間來擔心有關於著作權法與言論自由表達的些微差別,而這正是最讓人感到困擾的問題。當面對侵權的補救辦法只剩下棍棒、當疑似侵權的網站只能被迫默默的關閉、當人們生於只因為部分內容重疊便認為是侵權的時代,我們將會失去一些重要的東西。如果走到這地步,我們將會失去有關版權以及關心自己居住環境這細微的差別、我們將會失去追求保護言論自由的價值觀念、我們將會失去所有能夠代表我們這一代的一切。網際網路絕不能為了適應過度簡單的解決方案,以及為了取悅那些花費高額金錢來推動這一控制法案的版權持有人,最終變成一個忽視人們得以自由表達權益的世界。人們應該可以像當年所簽署的《千禧年數位著作權》一樣,能夠在不踐踏自由表達的前言之下找到一個正確的方法,進而依法對於那些已確實侵犯版權的文章進行處理。但是SOPA和PIPA的出現並不代表這些價值觀,因此我們希望你也能夠一同反對這法案的訂定。..............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