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2年10月28日 星期日

最讓人傻眼的不是跟你不同的人抨擊你的理想,
而是來自於跟你一樣的人放棄可以去爭取的所有事。

2012年10月27日 星期六

台灣同性戀大遊行爭取「婚姻平權」

BBC中文網 來自美聯社的報導

更新時間 2012年10月27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4:03



台灣同性戀大遊行支持同性婚姻

周六(10月27日),成千上萬人聚集在台灣總統府外舉行第10屆台灣同志大遊行,要求政府給予同性戀人群結婚的同等權利。

台灣同志大遊行是亞洲最大規模的此類活動。台灣中央社報道,今年參與的人數超過5萬,還包括來自23個國家的外國支持者。

相關内容

台北同性戀大遊行爭取消除歧視
台北市舉辦大規模同性戀遊行
圖輯:高雄彩虹大遊行

據報道,遊行隊伍於當天下午1時在台灣總統府前的凱達格蘭大道集合。

出發前,香港歌手黃耀明和梁詠琪現場表演之後,遊行隊伍揚起彩虹旗,分南北兩路出發。

台灣同志遊行聯盟表示,參與遊行各大學生社團、社會團體以行動支持同志爭取婚姻平權伴侶多元化。

參與台北同性戀遊行的Chris Cheng對美聯社表示,結婚是人權的一部分,同性戀、雙性戀以及跨性別人士也應該有結婚的權利。

2003年,台灣內閣草擬了使同性婚姻和收養兒童合法化的正義性草案。儘管如此,這一草案並未獲得足夠的支持而成為法律。

雖然參與遊行的人士認為在同性戀平權問題上台灣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也有很多人讚揚台灣的開放。

來自北京的Dino Wang則表示,在對同性戀的接受程度上,台灣比自己的家鄉更開放。

台北同性戀遊行的組織者希望收集到一百萬人的簽名,支持同性戀婚姻合法化,並計劃遞交到立法院。

近年來,台灣兩大黨國民黨和民進黨都開始注重同性戀社區的選票,但是,活動人士認為,政客們的實際行動少之又少。

同志媽媽:孩子別怕出櫃 愛你,支持你

【聯合晚報╱記者邱瓊平/台北報導】
2012.10.27 02:33 pm
http://www.udn.com/2012/10/27/NEWS/NATIONAL/NAT5/7458764.shtml

台灣同志遊行下午登場,現場宛如熱鬧嘉年華,還有同志家長響應活動。同志父母愛心協會召集人郭媽媽,下午和十多位家長一起走上街頭,用實際行動力挺孩子。她認為,社會應該給同志團體多一些支持,讓同志能夠有平等的權益,但同志朋友也要勇於向父母出櫃。

今年是郭媽媽第九次參與台灣同志遊行,她感嘆現在的社會雖然越來越多元,但對同志團體仍存有誤解,許多同志擔心父母無法接受,不敢說出自己的想法。她說:「同志不希望被汙名化,也不要汙名化爸爸媽媽,因為家人是最強的後盾」。

女兒是同志,郭媽媽坦承,當初自己的確花了一段時間才接受。但「愛她,就要支持她」,除了傾聽女兒的想法,她還投入參與推動同志權益相關活動,下午參加遊行就是用行動支持女兒和其他同志。她也並鼓勵其他同志家長,要和小孩站在一起,除了更懂小孩,也能知道遊行的目的與意義。

郭媽媽也說,社會應該接受多元家庭,她希望女兒也一樣享有一個受法律保障的家庭,未來也盼更多人一起加入同志活動,讓同志也能在台灣也能享有和其他人平等的權益。



【2012/10/27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2012年10月26日 星期五

【轉貼】Les and the City:有後路的同性戀

AD. Lin

提到美國男假扮同性戀的事,在場兩人都說有看到新聞。其實這則消息6月時就有了,會出現在最近的新聞中,是因這位提摩西先生把一年來的經驗出版成書,還上了美國ABC電視新聞網。老實說,對這件事我第一個念頭無關同性戀異性戀,而是覺得這是很好的行銷方式。


提摩西先生是基督教友,4年前一位唱卡拉OK時認識的女性朋友哭著對他說,自己出櫃後不被父母諒解,覺得很痛苦。當下相信同性戀有罪的提摩西想的卻是要如何說服她轉變回當異性戀。這引發他思考:「同性戀真的有這麼孤立無援嗎?」所以他就開始了一年的假扮同性戀「實驗」。


第一步當然是教友「出櫃」,結果這位異性戀男充分體驗到身為同性戀的苦痛,被教友斥罵骯髒。9成親友聽到後不再理會他,連他母親在日記中都寫出:「我寧可知道兒子是得了癌症,而不是個同性戀。」知道實情的只有3個人,他阿姨、卡拉OK女性友人、跟他最好的哥兒們。


總之提摩西例行貫徹同性戀生活1年來,的確徹底受到震撼,因為實驗開始才幾週,提摩西就沮喪難過到必須尋求同性戀朋友開導。許多問題不斷浮現在他心中,他反思為何自己過去會深信同性戀有罪?也想著為何「愛有罪者,卻恨這罪」。後來他把這實驗心得出書了,版稅收入全數捐出。提摩西用一年的親身實驗,認知到同性戀很痛苦這過去他不以為然的事。


這實驗是很好的,其實人都是這樣,要親身經歷過才能體會箇中甘苦。自稱過去有恐同症,相信同性戀有罪的異性戀提摩西先生非常的有勇氣。我說我覺得提摩西無論如何都有後路可走,因為他知道這只是「實驗」。再怎樣受到歧視打壓,都只在他假扮同性戀的情境當中,一但他回去當他的異性戀,他身邊的親友們又會喜愛擁抱他。


「他隨時回得去呀!因為這怎樣都只是個實驗!」我說。「我們回不去了呀!」朋友說,她是指身為同性戀,就算有少數異性戀願意學習尊重,但歧視不會因此消失。一開始用連續劇的梗,就開始回得去回不去,誰該回去誰不該回去,完全偏離主題的搞笑。「我們已經到啦!這不就是我們選擇的路?」女友冒出一句,倒是個滿好的收尾!


但我心中忽然冒出一記回馬槍:同性戀為何會活得很痛苦?還不是因為異性戀主流社會的歧視與仇恨?

(作家、女同志網路廣播節目主持人)


詳全文 Les and the City:有後路的同性戀-文教新聞-新浪新聞中心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21018/8087565.html

2012年10月24日 星期三



關心政治是表示我們已經長大,我們希望那些顛倒是非的話別再有人相信。


和你的情人一起旅行吧

和你的情人一起旅行吧,因為它像是把兩條線打了一個結。情人就像兩條分別的線,沒有人和另一個人是兩條完全重疊的線,但旅行,是一種把完整的時間跟空間打下一個結的一種形式,有點像拿著有著時差的錶對準時間,調整步伐並行。旅行,步伐越慢越好。


2012年10月17日 星期三

我要嫁給「她」

轉自Womany.net



2012-08-16


我們結婚好嗎?想牽著你的手,走一輩子。就算別人說,我們都是女生/男生。

我們相信去愛、去付出、去受傷、去勇敢、去長相廝守,不該只是某部分人的權利,而愛,也不該有性別。

在古希臘,同性之愛是極受推崇的美學,許多學者如希羅多德、柏拉圖等都曾在著作中提到當時社會上盛行的同性戀文化。古希臘也不像現代將性傾向視為一種標籤。

但到了現代,同性戀被強貼上有別於「異性戀」的標籤,異性戀、同性戀開始不同,同性戀從此開始了爭取認同的漫漫長路。

目前,同性婚姻已在荷蘭、比利時、西班牙、加拿大、南非、挪威、瑞典、葡萄牙、冰島、阿根廷、葡萄牙和墨西哥等國,以及美國的馬薩諸塞州、康乃迪克州、艾奧瓦州、佛蒙特州、新罕布什爾州、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紐約州共 7 個州(特區)合法。而尼泊爾,也正在努力通過同性婚姻法案,將成為合法承認同性婚姻的亞洲首例。

我們整理了紐約為同性婚姻奮鬥的經過,以及日前見證台灣首例同性佛教婚禮。期許世界能一步步走向愛不分性別的道路。



台灣首例同性佛教婚禮,勇敢追愛

同性婚禮和佛教?看似兩相抵觸,但在 8 月 11 日,我們見證了同性婚禮與宗教最完美的結合。

經過七年的愛情長跑,美瑜和雅婷決定在 8 月 11 日走上佛教禮堂,兩人在釋昭慧法師主持下完婚,交換佛珠取代婚戒,同聲說「我願意」。而這是台灣首例的佛教同志婚禮。這場婚禮替台灣的同志運動,及同性婚姻合法化帶來無限希望。


美瑜和雅婷都穿著一身素雅的婚紗,宣誓我們都是女生,而我們彼此相愛。




緊擁一位傷心的母親,她的女兒是同性戀,在五月自殺。




昭惠法師舉行婚禮,並大力支持同性婚姻。她說「婚姻是把不同血緣的人拉在一起成為家人,同性婚姻也不例外。」




在眾人質疑昭慧法師是否因為收賄才主持這場婚禮,或是擔心昭慧法師支持同志會引起佛界反彈。昭慧法師淡淡的說:「眾生平等,情慾本是無明,是動物本能,因此沒有神聖與罪惡的分別。」




當我告訴爸媽,「我們要結婚了。」他們馬上問我這是合法的嗎?我只能說很快就會合法。其實我根本不知道很快會有多快,但我衷心期望,同性婚姻法案能夠通過。



與其他亞洲國家相比之下,台灣社會對待同性戀的態度上較為溫和,尤其是年輕族群和都會地區,2009年的台北驕傲遊行就吸引了25,000位LGBT(註1)人士參與,是當時亞洲最大的LGBT活動。但對同性戀採取保守看法,甚至無法接受的聲浪仍然存在。

儘管台灣的同志運動越來越蓬勃,但同性婚姻合法化在台灣吵了近十年,至今尚未通過。早在 2003 年 10 月,行政院就已提出《人權保障基本法》草案,該草案支持同性婚姻,並允許同性夫婦享有和異性戀夫婦相同的權利保障。但草案遭部份內閣成員及立法委員反對,使得該草案至今仍未進入立法程序。

讓我們接著看看紐約對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勇敢奮鬥,期許台灣未來,也能走向 All love is equity 的道路。



紐約合法通過同志婚姻

去年的六月,紐約通過同志婚姻合法化法案,於 7 月 24 日法案正式生效。紐約成為美國第六個,也是最大的支持同志婚姻的州。一年過去了,有好多好多人因為這個法案,得到了盼望已久的小小幸福。

我們一起回顧這一年,看著他們,回憶感動的剎那。




於 7 月 24 日法案生效凌晨,這兩位女士搶先舉行了紐約市第一場同志婚禮。
在眾人的祝福下,宣誓「親愛的,我們結婚了!」




隔天,紐約婚姻登記處湧現大量人潮,即使排隊等候,人們還是幸福微笑。




能夠挽着手,大聲說你就是我想度過下輩子的那個人,是多麼幸福的時刻。




76歲的塞格爾(Phyllis Siegel)與84歲的柯普洛夫(Connie Kopelov)穿上了藍色襯衫,儘管坐著輪椅,仍緊握彼此雙手,前往登記成為夫妻。




我們一起度過 23個年頭,等到頭髮都白了,終於等到這一天。
在眾人面前,高舉得來不易的結婚證明。




反對聲浪不曾停止,我們聽著他們憤怒的言語,看著他們憤怒的眼睛,
不解為什麼,他們反對我們擁有幸福。




這一天,我們互換戒指,互許終生。可不可以讓我們保有好不容易盼到的幸福?





Womany 相信,愛不分年齡,不分國界,也不分性別。我們一直相信,愛,是共同的語言,只要心有靈犀,就能聽懂。愛有好多形式,我們沒有資格阻止別人相愛,或是瞧不起別人追求的幸福,只因為他們愛的人和他們同個性別。

而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權利牽起身旁你愛的人的手,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我們堅持這才是愛應該有的樣子。





註1:LGBT(或GLBT)是女同性戀者(Lesbians)、男同性戀者(Gays)、雙性戀者(Bisexuals)與跨性別者(Transgender)的英文縮寫,在台灣地區則泛稱為「同志」。

在公車上、捷運上情不自禁觀察圈內人,然後又怕被發現以為要搭訕,常常很不好意思

福建首對男同性戀公開結婚! 上千人圍觀致交通擁堵


NOWnews.com 今日新聞網

2012年10月17日 15:21



福建省最小的縣城,寧德柘榮發生一件轟動全城的事情,一對男性同志在這個小縣城裡舉行婚禮,街頭巷尾、老少婦孺都在議論紛紛,打聽婚禮的舉辦場地,猜測各種婚禮細節。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2012年10月2日,福建省最小的縣城,寧德柘榮發生一件轟動全城的事情,一對男性同志在這個小縣城里舉行婚禮,街頭巷尾、老少婦孺都在議論紛紛,打聽婚禮的舉辦場地,猜測各種婚禮細節。

根據中廣網報導,婚禮主角是24歲的陸忠和20歲的劉萬強。陸忠是寧德人,他的戀人劉萬強來自福安,平時大家都稱呼他們『忠少』和『強少』。今(2012)年七夕,相戀2年多的他們在東莞公開訂婚引起轟動。9月13日,他們還在泉州公開拍攝結婚照。

當5輛電摩組成的迎親隊伍駛入十字街頭時,全城沸騰。騎電摩的、騎單車的、走路的,無不加大『油門』,緊跟在隊伍後面,『迎親』隊伍瞬間達到近千人,一度造成交通擁堵。大家一邊熱聊,一邊狂拍照片。雖然各種猜測仍在繼續,但一場屬於兩人的特別婚禮已經完成了。

婚禮在一間小酒店裡舉行,來自廣西、重慶等地的20多位網友都趕來共同見證。忠少的初中班主任、體育老師也應邀而來,並對學生的選擇表示理解。忠少家中同輩的姐姐和堂親出席婚禮,姐姐寄語弟弟:『好好生活,平靜過完這一生。』


圖為婚禮前夕,忠少帶著強少來到父親的墳前上香。


圖為簡陋的廉租房布置成了婚房,強少忠少在這裡度過了新婚的第一天。


012年9月30日,中秋節夜晚,忠少和強少來到公園放飛孔明燈。


http://www.nownews.com/2012/10/17/91-2863974.htm

2012年10月13日 星期六

荷蘭將首次在學校教科書中引入同性戀家庭內容

作為世界上第一個立法承認同性婚姻並允許同性戀配偶收養子女的國家,荷蘭一直在保障和擴大同性戀者平等權利方面做出積極努力。最近,該國政府公布了一系列新的教育改革計劃,其中包括在教科書中首次引入同性戀家庭概念。







據荷蘭媒體8月28日報導,正在編制中的新教科書將會以自然而然的方式展示一些同性戀內容,如數學課本中會出現這樣的習題:“一對爸爸去寵物店購買豚鼠(荷蘭豬),平均每只售價為17.95歐元,店家將返還20%的回扣,那麼這對爸爸將支付多少錢?”

荷蘭教育部發言人透露,有關同性戀家庭的概念,將不僅出現在數學課本中,還會引入地理和外語教材,部分內容還將配上相關插圖。他說,荷蘭的教育體系不應該忽視同性戀配偶及其家庭成員,他們希望通過此次改進,能讓受教育者逐漸認知和包容同性戀家庭,並以平常心來對待同性家長及其子女。

荷蘭多家同性戀團體對上述計劃表示歡迎,他們認為此舉或許能減少針對同性戀者的暴力襲擊事件。

據資料顯示,荷蘭境內的恐同仇恨案件在近兩年呈增加趨勢,其中有不少攻擊者是具有穆斯林背景的男性青年移民,這令許多同性戀者感到人身安全受到威脅。

荷蘭同性戀團體發言人說,新的教科書能在一定程度上改變部分民眾對同性戀家庭的偏見,讓大家明白同性配偶和異性配偶是一樣正常的,從而減少仇恨心理。

一些保守派天主教徒和基督教歸正教會下屬的教育協會,則對上述計劃表示反對,他們聲稱將拒絕在校園內發放新教材。
(淡藍網專稿,如需轉載或引述內容,請注明來源為淡藍網 Danlan.org)

作為一個分享資訊的平台來說, facebook的微網誌形式的確過於即時、過於健忘、過於膚淺、誘導人云亦云。還是很懷念以前的網誌。還是習慣閱讀網誌的人有多少呢?

2012年10月11日 星期四

【好活動/好影片】Same love

附上中文字幕的版本 (僅供facebook觀看,因為無法上傳Youtube,請見諒)

https://www.facebook.com/video/video.php?v=476202909078171


【好活動/好影片】前陣子在網路上無意發現, 美國也正在進行婚姻平權的公投, 現在倒數的日子裡美國的四個州聯合發起了一個叫The Four 2012的網路campaign。

每天都有影片或是圖片、名人支持發聲等, 持續直到公投。其中有個活動上傳影片"Same Love", 由饒舌歌手Macklemore和他的合作人所創作, 公開支持本次的公投。

原本的影片沒有字幕, 但因為太感人了, 所以版主找出英文歌詞並翻成中文, 將影片轉成上了成中英雙語的字幕版本分享給大家。

也歡迎大家分享出去。

原始影片: http://thefour2012.com/tagged/Same-Love
活動網站: http://thefour2012.com/

Same Love, by Macklemore & Ryan Lewis, has taken the internet by storm. Share to spread the love.

Daily content on TheFour.com.

2012年10月8日 星期一

女同性伴侶奪女生母敗訴

這標題有點讓人confuse,其實生母跟養母原先是一對伴侶,事件是分手後的監護權衝突。不過重要的是辯論內容,這的確是討論家庭本質跟形成要件的一個重要案件。

「愛不僅是來自親生父母。當我第一眼看見這個小寶寶時,我知道她是我的。」
「這次判決,對承認同志可為人父母,近了一步。法律需要趕得上不同形式的家庭,而這項判決做到了。」
「一個偉大決定」,法律規定,「是否親生孩子全不相干」。


女同性伴侶奪女生母敗訴


編譯中心綜合1日電
October 02, 2012 06:20 AM


一對女同性伴侶分手,引發紐約州第一場同性伴侶監護權官司。(Getty Images)

在紐約州第一起牽涉同性伴侶爭奪監護權的官司中,曼哈坦家事法庭法官葛洛麗亞.蘇薩-林特納 (Gloria Sosa-Lintner),把一名女童的全部監護權,判給她生母的伴侶。

「紐約郵報」報導,曼哈坦房地產律師艾莉森.史科勒 (Allison Scollar)在這起激烈的官司中,「擊敗」女童的生母布露克.奧特曼 (Brook Altman)。奧特曼曾贏得艾美獎的電視監製。她任監製的電視節目中,曾有「居家女皇」瑪莎‧史都華的節目。

50歲的史科勒獲得女兒的監護權和決策權數天後說:「愛不僅是來自親生父母。當我第一眼看見這個小寶寶時,我知道她是我的。」

史科勒說:「這次判決,對承認同志可為人父母,近了一步。法律需要趕得上不同形式的家庭,而這項判決做到了。」

她的律師瑪麗蓮.切尼茲 (Marilyn Chinitz)稱讚法官基於事實作了「一個偉大決定」,法律規定,「是否親生孩子全不相干」。

法官林特納說:「雖然奧特曼是生母,但她不能因此便自動獲得優先權。本案是類似一位父親獲得孩子的撫養權,判決主要是以孩子的最佳利益為依歸。」

法官裁定,史科勒確實是一個更負責任的家長,她把孩子看得比自己重要;而47歲的奧特曼,對女兒表現得像朋友或姐姐,而不像一位負責任的母親。

官司敗訴的奧特曼說:「這只是第一階的官司結束,法官忽視證據,作出不符合事實和法律的判決。我們即將上訴,並有信心會勝訴。」

案情透露,這兩名女子在相親約會時相識,共賦同居四年後,由史科勒當時的密友法蘭姆 (Robert Frame)捐贈精子下,由奧特曼懷孕,於2006年10月生下女兒。

後來法蘭姆放棄生父權,以便史科勒能夠合法領養這名女孩,但法蘭姆堅持他繼續有權過問女孩的成長過程,而奧特曼經常站在他那一邊,這是這兩名女同性戀伴侶關係變得緊張的一大成因。

法官林特納在判詞中說:「這似乎是生父生母聯合起來,試圖疏遠養母。」

到2010年,她們同意分手,並安排一個治療會議,商量分手的事。

Read more:世界新聞網-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 女同性伴侶「奪」女 生母敗訴

2012年10月7日 星期日

三個法國女性世代的魅惑力


商業周刊 2012/10/05

【文╱李莘于】

從17世紀激發文藝思潮的沙龍,到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的「摩登時代」,藏在深閨的法國女性走出來,玩樂、運動,享受休閒生活,「時尚」為她們而生。法國女人,成為一種風格。

尤其,不受年紀影響,無齡,甚至越老越美的法國女人的傳說太多,讓人很想解謎,為何美麗不受時間影響?從巴黎第一區名店林立的康朋街上,個個雕琢完美、配色精準的妝容打扮,到第十區灰撲撲的舞蹈工作室外,素顏黑衣,認真捧著劇本演練,等待甄選的演員。與不同年齡層的她們(三十~六十歲)交談中,的確令我感受到,一種從容與優雅,一種對展現自己相當嫻熟的態度。

魅力:擁有抵抗平庸的想法

青春無敵在每個國家都是不爭的事實,但,相較之下,法國的社會似乎更能欣賞成熟的女人。

易普索(Ipsos)市場研究公司對一千二百五十位法國人做了一個有關女性魅惑力(la seduction)的調查,發現高達七成男性認為年過五十的女性是非常性感的。而且多數人認為這個年紀代表更摩登、時尚並有吸引力。而五十歲以上的法國女人將近八成自我感覺也非常良好,年齡對她們來說,從來不是難以啟齒或面對的話題。

茱麗葉.畢諾許(Juliette Binoche)曾說:「法國女人到了四十歲才正要盛開,我已經迫不及待!」這位得獎無數,被法國視為國寶的女演員,的確是越老越開花。不僅開畫展、出詩集,在四十五歲時,更跨界與知名現代舞蹈家阿喀郎(Akram Khan)共譜舞劇。年齡對她來說,零極限。

而且她們不喜歡sexy這個字,她們選擇「allure(魅力,氣質或風度)」。

「年齡一點也不重要,你可以在二十歲時擁有美麗,四十歲時擁有迷人的魅力,並在剩餘的日子,具有令人無法抗拒的風韻。」時尚女王香奈兒這麼說。詢問法國男人,他們不用「漂亮」(jolie)來形容四、五十歲的女人,但會用優雅(elegantes)、美麗(belles)、有氣質(classe),「法國女人比較難被人操控,她們勇於說『不』,但她們不會讓場面難堪,連拒絕都很優雅。」一位法國男人大衛說。

「法國男人欣賞女人獨立、自主、有想法。」旅居法國的媒體工作者陳愷鑫觀察,所謂成熟不見得是年紀很大,以心智年齡來說,「法國女生二十歲可能比某些亞洲二十五歲以上的女生還成熟。」她表示,周遭的法國男性友人們,都對有著「小女生」心態的女人敬謝不敏。

著有《純真年代》的美國知名女作家艾迪絲.華頓(Edith Wharton)更直接:「和法國女人相較,美國女人平均而言都在幼稚園階段。」

「她們不懂,為什麼我們老愛把女人『水果化』?用生熟度來區分。」信鴿法國書店的林幸萩笑說。「法國女人不像我們總是用年齡來限制自己,因此,沒有什麼是二十歲可以做,但六十歲不能做的。」追夢如此,追愛亦是,她的法國朋友裡,四、五十歲的人帶她夜遊、跳舞;六十多歲的好友喜孜孜的告訴她要結婚了,梅開第三度。「我當時楞了一下,她反問:『妳不為我高興嗎?』這才驚覺有點失禮……。」在我們的社會,這樣不尋常,但在法國,自然的很。

2012年10月6日 星期六

愛情中的「同質」與「互補」,差別在哪裡?

兩性感情 / 兩性青紅燈

2012-10-05 13:56:19




文 / H加入最愛作家
我記得我曾經去過某間學校演講,關於愛情的主題。當中,我提到了在愛情裡,「互補」比「同質」好,很多比較年輕的同學便開始舉手發問。

「H老師,不是兩個很像的人在一起,會很棒嗎?因為彼此了解對方,所以可以愛得更深,甚至因為興趣什麼的都相同,可以聊的話題,不就更寬廣?」

的確如這位同學所說的,是沒錯滴,只不過,那是在好的狀況裡面。談戀愛和創業開公司在這樣的面向上面,有那麼些相同。當事情順利的時候,同質性高的人聚在一起,因為能力或是看事情的角度相仿,因此有可能將力道集中在一個地方,威力倍增,如果方向對了,這個公司容易成功,只不過,如果方向錯了,那麼,整個團隊裡面沒有可以修復的人才,沒有可以提供不同方向的人才,這艘船,就可能一下子就沉了。

談戀愛也是這麼回事。

當兩個人在熱戀期的時候,因為玩的事情多過於生活,不實際的事情多過現實。因此兩個很像的人在一起的時候,那種快樂有可能加倍,因為另外一半可以了解,可以分享,可以心電感應,可以舉一反三,交往起來,真的十分開心。

只不過,在愛情當中,並不是只有玩耍而已。

如果要從愛情走進入婚姻,那麼要面臨到的層面,就更廣了。選擇了一個和你很像的人,在遇到好事情的時候,的確可能快樂加倍,只不過當人生當中遇到問題的時候,兩個人就有可能捉襟見肘了。比方說,兩個人都是喜歡在工作環境裡面展現自己能力的人,於是到了結婚之後,那些比較實際生活面的事情,包括洗衣服,整理家裡,這種瑣碎的事務,結果會變成沒有人想要做,或者說,不小心被分配到的人,有可能會做得很憤怒。

但是,倒不是說,兩個很像的人,就不可以結婚,不可以談戀愛。

我的意思是,同質性高的人,相處起來磨擦會比較多,或許激情會更強,但遇到問題的頻率,相對來得高。如果是互補型的兩個人,相處起來磨擦少,也可能兩個人的交集少,能夠聊的共同話題少,或許激情會少了些。只不過,這並不是我這篇文章的結論。

我只是想說,個性是天生的,但是習慣與相處模式則是可以改變或是培養的。如果是兩個同質性高的人,可以在相處之後,彼此為了對方著想,多去作一些對方可能不擅長的事情(其實就等於是自己不擅長的事情),當兩個人都有同樣這種想法的時候,我相信,到最後同質性高的這兩個人,會變成感情非常好的情人。因為他們有共通點,但是卻不會做出「己所不欲」的事情。

而一對互補型的戀人,如果可以多去增加兩方交集的區塊,包括培養共同嗜好,參加共同團體,認識共同的朋友,我也認為,這樣的情人,會變成和諧度非常高的一對。

共勉之了,各位。

PS:
想要問H感情問題的人,如果方便的話,可以將自己以及對方的國曆(西元)出生年月日,一併寫給我,或許我可以看出更多事情。

另外,因為來信真的不少,所以我可能會不定時的分別回覆在我的FB,或是無名,希望大家可以沒事去走走。如果不希望被Po在網頁上的讀者們,請註明,只不過,這部份的回覆我會擺在最後的最後,因為我會先回答可以公開的案例唷。

還有,因為大家寫來的故事大同小異,這樣會讓我比較難回答,畢竟在回答之餘,我還是要兼顧到閱讀專欄的讀者,因此我希望寫問題來的朋友們,可以把你們這段感情裡面,最特別的地方,以及你認為和別人不同的地方,清楚的寫出來。

感謝大家的支持。

Q&A to H(姊妹淘):service@babyou.com

http://www.babyou.com/index.php?do=news&locid=102&id=11389

2012年10月5日 星期五

Timable專訪: 張懸《沒有刻意要證明什麼》

靜靜的生活, 好好的做一個對社會有益的人, 謝謝張懸



9月29日 下午6時30分

 

和張懸聊天,聽他講話,你會得到很多很多。大部份的香港人每天都忙搵食,根本沒有時間去關心自身以外的事。可是因為張懸的音樂和理念,讓筆者漸漸的把時間放在關心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社會上。




神的遊戲
在完成上一張專輯之後,張懸選擇靜下來好好的生活,早上起來澆花,寫想要寫的東西,作作菜,觀察生活上發生的事情,和這個社會接觸做互動。張懸說: 「生離死別是我這幾年最常遇到的事情,讓的感觸最深,所以我去思考他,最後才變成每一首歌詞。就是你經歷很多不同的變化之後發現, 你已經是個大人了。要學會好好說一聲再見, 然後也要像個大人一樣幫助你身邊的人。」因為張懸對於社會的體驗,所以誕生了這一張專輯﹣神的遊戲。張懸表示這一張專輯的錄音比較著重於感覺,只要氣氛對了,就不會一個字一個字的去修正,是一張很直接的專輯。


圖: 專輯「神的遊戲」裡面一首歌叫「玫瑰色的你」,非常值得我們思考,MV也拍的非常有意思,看看我們的手上,是不是也拿著遙控器。




人應擁有相同的權利
在採訪的日子不久之前,張懸在舞台上公開的表達對於有關旺中的看法,讓更多人去關心和好好思考社會議題。隔了一陣子, 同志的話題鬧的沸沸揚揚,而張懸的理念是:「只要是身為人,都應該有受到保障的部份。其實就是他們也是正常人,他們擁有同樣納稅的權利,同樣節稅的權利,同樣可以有申請家暴的權利。他們不需要被畫一個圈關在可愛動物區裡面,所以我尊重你,這是不對的。他們應該要擁有跟我們一模一樣的權利才對。」
問到他的敢言, 會不會被成為攻擊的對象, 張懸輕輕的說:「我要的東西就只是要人被尊重、被善待、人權被維護。我沒有要反對誰,我只是要支持我的理想,就像John Lennon說他相信愛與和平一樣。」




只要他們不放棄我,我也絕對不會放棄他們
對於香港的樂迷,張懸的行蹤很低調。上一次在壽臣的演唱會靜靜的開始賣票,靜靜的爆滿,然後靜靜的結束。筆者還記得結束之後在場外看到張懸和樂手在休息聊天,看到我們還會主動微笑揮手說拜拜。那一刻,筆者到現在還記得。其實,張懸也很關心香港,在大半個月之前國民教育運動開始的時候,張懸在Facebook 也發表了一篇給香港人的訊息,讓樂迷們非常感動。雖然還沒有等到神的遊戲來香港巡迴,但這一次張懸來呼叫音樂節演唱也可以叫樂迷止止癢。張懸說:「我很珍惜到處表演的機會, 因為那些都是很好的經歷。只要他們不放棄我,我也絕對不會放棄他們。」張懸來香港了,樂迷們也來珍惜他的演唱,來和她聊天,來買票吧!


圖為張懸在Facebook寫給香港的





《呼叫音樂節2012》Timable購票優惠詳情:
http://www.timable.com/event.php?eid=36651

Timable特約記者: 歲華, ahfa
攝影: 榮森

http://www.timable.com/blog.php?bid=67459

【香港明報】同志多元性文化節,首成旅局推介

2012-09-29 20:49:25

【香港明報】同志多元性文化節,首成旅局推介。(2012-09-29)



【明報專訊】

同性權益及多元性文化議題,過去一年隨覑歌手黃耀明公開性取向、立法會候任議員「慢必」陳志全「出櫃」後,成為社會熱門討論議題。然而社會上戴有色眼鏡及獵奇心態看同性議題的情,仍然常見。本港同志組織明天起舉行亞洲最大型的多元性文化節——「粉紅天」,勢要打破上述情,安排多項適合各界人士、合家歡的文娛活動,務求讓公眾增加與同志的互動與認識,今年活動更首次獲旅發局正式向海外推介,及大型商業銀行贊助。

「粉紅天」由明天至12月4日將舉辦超過30場活動,有別以往予人感覺較小眾的同志節,今年「粉紅天」特意針對社會大眾,安排多個文娛、展覽、藝術活動,無論「直」或「攣」、個人或家庭,皆可參與。



針對大眾 超過30場活動

新增活動包括「同志排球日」、多個舞台表演、慈善籌款音樂會、及由翁志文執導,講述一對特意跑到加拿大註冊結婚的男同志經歷、討論本港同性婚姻法的紀錄片《異路同途》播放會等。

此外,11月中舉行的「迪士尼繽紛同志日」當日,參與者將穿上一樣的紅色衣裝在園內玩樂,園方亦會為他們作出特別安排。

主辦單位「粉紅同盟」召集人林泰禾表示,「粉紅天」今年首度獲旅發局在網頁公開推介,旅發局資詢中心職員亦會向有意參與活動的遊客講解。他期望通過活動,展現同志社群在香港的力量。旅發局發言人表示,該局將旅客可能留意項目上載網站,向旅客提供活動主辦單位的聯絡方法。



料2萬人參加 三成外國人

「粉紅天」活動於去年開始,創辦人Anshuman Das預料,參加人數將由去年的1萬人倍增至2萬人,而按去年經驗,當中約三成參加者是遠道由外國來港參與,「當中不少人來自作風比香港更保守的東南亞國家」。

他表示,今年籌備過程中,得到不少本地大學生及非同志的支持,樂見今年活動走向多元化,得到商業和官方機構承認。



明報記者 黎嘉愉

2012年10月4日 星期四

女主播被嫌胖 播報台上斥霸凌












女主播被嫌胖 播報台上斥霸凌



威斯康辛州WKBT-TV電視台主播珍妮佛‧李文斯頓在節目上反擊批評她過胖的觀眾。
美聯社
威斯康辛州拉克洛斯(La Crosse)電視台WKBT-TV一名體型「富泰」的資深女主播,因遭觀眾以電子郵件批評她身材太差,而在播報新聞時,公開反擊此種批評是霸凌行為。

播報新聞已15年的珍妮佛‧李文斯頓(Jennifer Livingston),過去對於人身攻擊一向不予理會,這次收到這封電郵時,起初並不以為意。後來心想自己的女兒和其他學童可能沒有與她一樣的心理防備,而會導致情緒受創,因此決定挺身而出。

李文斯頓2日在播報新聞時段中,利用長達四分鐘的時間回應批評的電郵,並形容寄信觀眾為霸凌者。她也呼籲年輕觀眾不要受這種人的影響。

李文斯頓說:「所有曾因肥胖、種族、性別、殘障,甚至長相,而感到失落的兒童,現在請記住我說的話,請不要被霸凌來定義你的自我價值。」

李文斯頓並未說出這名男性觀眾的身分,據悉該觀眾在信中指出,在電視上見到李文斯頓的身材,感到驚訝,竟然多年未見改善,並奉勸李文斯頓,希望她不要自以為是年輕人的好榜樣,尤其是對女生而言。

37歲的李文斯頓表示,她承認自己有過胖的問題,但這名觀眾的批評方式實在太惡劣。

李文斯頓表示,她在電視上反駁霸凌後,已在「臉書」收到逾1000個聲援留言,並有更多人寄電郵支持她。

寫這封信的男子克羅斯(Kenneth Krause)事後已出面澄清,他聲稱該電郵內容根本與霸凌無關。
【2012/10/04 世界日報】http://udn.com/


全文網址: 女主播被嫌胖 播報台上斥霸凌 | 美國新聞 | 全球觀察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WORLD/WOR6/7408737.shtml#ixzz2Clz9HIFD
Power By udn.com 

2012年10月3日 星期三

加州禁未成年轉性向治療



明報 – 2012年10月2日星期二上午5:21

【明報專訊】加州州長布朗(Jerry Brown)周日簽署法案,禁止向18歲以下人士進行被指造成心理損害的「性向轉變」治療,開創美國先例。

創療法醫生對同性戀者致歉

法案認同同性戀非病態,標誌了關注同性戀權益者的勝利。他們認為,所謂的「性向轉換」療法缺乏醫學根據,因為同性戀並非疾病。布朗在twitter上表示,他同意「性向轉變」治療沒有科學根據,並導致年輕人出現抑鬱症狀甚至自殺。

倡議這項法案的民主黨州參議員劉雲平呼籲美國其他州份跟隨。他表示,希望藉這項法案向1名接受這種治療後自殺的男子致意。他指出,創立「性向轉變」療法的斯皮策(Robert Spitzer)醫生亦已放棄該療法,並對同性戀群體致歉。

法案獲得加州心理協會及加州行為科學委員會支持,將由明年1月1日起生效。反對法案的人士表示,它侵犯父母為子女選擇的權利,而政治人物亦不應規範醫學委員會的業務範疇。

女性圖書館遷往倫敦政經學院

更新時間 2012年 10月 2日, 星期二 -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0:51



女性圖書館收藏將被搬往倫敦政經學院。

一個有關女性歷史的豐富收藏將被搬到倫敦政經學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女性圖書館(Women's Library)是歐洲最古老,收藏女性歷史最豐富的圖書館。


但是倫敦都會大學(London Metropolitan University)表示已經無法負擔管理這所圖書館。

許多英國大學都表達有興趣收購這座圖書館,但最後由倫敦政經學院獲得。

女性圖書館建於1926年,館內收藏有關婦女生活的大量圖書、雜誌、宣傳手冊、海報、標語和其他女性話題的藝術作品。其內容涉及女權、婦女選舉權、與婦女有關的性、健康、教育、就業、生育權和家庭議題。
搬新家

不過,女性圖書館的收藏將從現在位於東倫敦的懷特查帕爾(Whitechapel)搬家到倫敦政經學院。

有將近12,000人簽署請願書,要求繼續保留女性圖書館和現址所在地。

活動人士對女性圖書館得以繼續存在表示歡迎,但是對所有收藏將搬新家感到失望。

從明年起,女性圖書館的收藏將被搬往倫敦政經學院,新的地址還包括一個新的閱覽室,確保所有收藏的獨特性。

搬了新家的女性圖書館仍將對外開放。
這社會很亂,很傾斜。

如果醫生跟護理人員的數量再繼續少下去,體制再這樣弱壞下去。我們的老後會有怎樣的社會呢? 當然不可能所有人都去國外就醫或指定到非常難約到的大牌醫師,那我們要不是非常的健康就是要從今開始關心這些現象,然後如果本身力有未逮,至少去公開表現關心、表現憂心、分享按讚whatever的方式去支持像柯文哲那一類勇敢指明問題跟他們那些有”正面”影響力的人。

作知青知痞文青都好,不再作憤青或鴕鳥。

2012年10月2日 星期二

烏拉圭舉行“同性戀狂歡大遊行”(高清組圖)

同志遊行辦在晚上,好嗨森!


2012-09-29 10:52:33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戴爽   





  當地時間9月28日,烏拉圭首都蒙得維的亞,市中心舉行一年一度的“同性戀狂歡大遊行”。據悉,參加狂歡遊行的包括女同性戀、男同性戀、雙性戀及變性人士。
去書店翻書翻到一本新的雜誌, 十月創刊的女人幫, 一則以喜是越來越多希望用女性觀點賣錢的雜誌, 表示女性的自主性跟消費質性在提升, 一則以憂是...這些雜誌還是不脫受男性觀看女性的角度所影響 (千篇一律的兩性關係, 看或不看都不是)。

還是希望LEZS可以越作越好, 越作越多元, 讓女人們不再夾縫中找尋屬於自己的觀點。

2012年10月1日 星期一

巴西女排明星全裸寫真 同性戀身份被曝光

時間︰2012-09-29 來源︰大公體育綜合 責任編輯︰以俊之名

>>看照片



近日,巴西女排明星隊員謝拉為VIP雜志拍攝了一組精美寫真照,完美呈現姣好身材,盡顯嫵媚。謝拉被公認為巴西女排最美隊員,堪稱隊內定海神針。幾年前,謝拉被曝光了同性戀身份,她與當時的隊友瑪麗安妮不僅是全隊兩顆耀眼明星,還是親密愛人


自我介紹的意義?




以此文回應剛剛看到的某個拉子聊天室事件,以表示這些話只是紓發並沒有對號入座的必要性。


自介是一門非常複雜的藝術,非常難、非常容易,難的是把自己數十年光陰濃縮成幾段文字,易的是你隨時可以成為一個全然陌生的人。


我們被教育著要謙虛,因此對溫良恭謙的態度等於真實深信不疑,然而在一個以虛擬平台為主的世界當中我們選擇信任還是懷疑? 取決於什麼呢? 回過頭想前幾天看的一本書{我們不完美},分章節的故事當中穿插一個極愛講述自己經驗的資深記者,菜鳥記者懷疑他講的話吹噓,而我也一樣,故事到底,證明他是真材實料,而對我自己的衝擊是,這跟我們的價值觀是不一樣的(也就是應該吹牛的人會是一個紙紮的人,下場非常淒慘等等),也許是說跟我們在東方社會所受的教育是不一樣的,或社會已經不再只有一種對的姿態了。


講太多了,只是想說我們希望這世界多元而美好,.不是嗎? 而我們也希望世界以多元的角度來接受我們的不一樣,當我們習慣咒罵媒體斷章取義害慘蜜朵麗冰淇淋的時候(請參考http://www.newsmarket.com.tw/blog/16512/),我們(包括我自己)是否也已經培養自己,成為一個先求證再動怒和回應的人呢?


上次去聽張老闆的演唱會, 她分享了蘇格拉底的一句名言: “未經檢驗的人生不值得活”,我想,勇於懷疑跟實踐對社會的愛同樣重要。


@圖片來源: http://femmboy.tumblr.com/post/32223949571/hey-awesome-followers-i-have-an-anon-who-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