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1年5月31日 星期二

過半波蘭人贊成同志婚姻合法化

過半波蘭人贊成同志婚姻合法化

中國廣播公司 – 2011年5月31日 下午11:28


波蘭一項調查顯示,超過半數波蘭人贊成同志婚姻合法化。

波蘭一家報紙採訪五百位民眾,詢問他們對同志婚姻合法化的看法,結果發現,五成四受訪者贊成同志婚姻合法化,而在2003年,只有3成4受訪者贊成。這些受訪者認為,波蘭應該給予同性戀伴侶,跟異性戀伴侶相同的待遇,例如允許同志伴侶共同報稅,同志伴侶也可以留下遺產。

波蘭報紙說,這項調查結果顯示,波蘭推翻共黨制度後,人民更為富有,觀念也更開放。

阿妹感動真愛無敵 聲援同志爭結婚權

阿妹感動真愛無敵 聲援同志爭結婚權

2011年05月31日

阿妹曾唱《彩虹》獻給同志。

【李志展╱台北報導】張惠妹(阿妹)向來挺同志,日前受邀參與第16屆「GLAD校園同志甦醒日」活動,但因工作缺席,改錄VCR相挺,她魅力驚人,活動當天她的海報竟被偷走;此外日前有女同志爭取同志婚姻權,她表態支持:「不管婚姻(同志)有沒有合法,兩個人真心相愛最重要。」

宣導同志舞會

她挺同志運動不遺餘力,曾在《阿密特》專輯唱過《彩虹》獻給同志,也曾參與同志遊行活動,不少同志視她為偶像。最近她擔任「校園同志之友」,日前同志夜店「JUMP」舉行校園同志甦醒日跨校聯合舞會,她因在中國宣傳專輯《你在看我嗎》缺席,仍錄VCR力挺,她感性說:「謝謝你們讓我比其他人貼近你們的生活,讓我有越來越多的同志朋友。」
日前有女同志舉辦婚禮,並拍裸體婚紗照呼籲政府修法支持同志結婚,對此阿妹表態支持:「不管有沒有合法,重要是2個人一起生活開心、真心相愛,法令可以繼續努力。」

2011年5月30日 星期一

莫斯科同性戀遊行活動遭暴力阻撓 美國關切


莫斯科同性戀遊行活動遭暴力阻撓 美國關切



時間:2011/5/30 07:28
撰稿‧編輯:季 平    新聞引據: 採訪、法新社








莫斯科同性戀遊行活動遭暴力阻撓,圖為有多人遭到警方逮捕(afp)




  俄羅斯的同性戀權益倡議者28日嘗試進行遊行活動,遭到俄羅斯東正教聯盟的攻擊,有10多人被警方逮捕,其中包括美國公民在內,美國29日對此表達關切。

  俄羅斯的同性戀權益倡議者連續第六年發起在首都莫斯科遊行,但俄羅斯東正教聯盟成功說服莫斯科市政府禁止這項活動;主張同性戀權益的人士仍試圖在克里姆林宮附近遊行。

  目擊者說,警方拘捕了遊行者、抗議者和極端民族團體的成員,其中包括美國同性戀權益倡議者丹恩.崔(Dan Choi)、安迪.泰耶爾(Andy Thayer)和法國的路易士喬治.丁(Louis-George Tin)。

  美國國務院29日發表聲明說,俄羅斯的同性戀權益倡議者舉行和平示威,並且有國際支持者參與,卻遭到反對人士的暴力阻撓,俄羅斯安全部隊逮捕了雙方陣營中的成員,美國注意到了、也關切此事。

  聲明中指出,集會自由是歐洲安全暨合作組織(OSCE)成員國所認同的基本權利,美國呼籲俄羅斯當局遵守規範,與莫斯科境內的地方政府官員合作,尋求更好的辦法來維護人民的基本自由。

  遊行活動發起人表示,丹恩.崔等人在被留置幾個小時後,已經獲得釋放。

  俄羅斯於1993年宣布同性戀不再構成犯罪行為,但恐懼同性戀的情緒仍存在於當地社會;俄羅斯曾經因為禁止在莫斯科舉行同性戀遊行,而於去年10月遭到歐洲聯盟人權法庭的懲罰。

  根據美國的最新研究,全球絕大多數國家越來越能接受同性戀者,但俄羅斯、賽普勒斯、捷克、拉脫維亞對同性戀者的接受程度降低。

2011年5月28日 星期六

《Yes or no》OST《如果有一天你有勇氣》中字MV

應該沒有人沒看過的了吧? 果然如同某網友所說, ---青春洋溢到...每個看過人的人, 都體會到炸掉的幸福感了吧?
等待電影引進我還是願意走進戲院, 相信大家也是一樣
那已經不是買觀看, 是買一個願望跟幸福感, 
這部電影一點都沒有拉片一慣的苦悶孤獨感, 怎麼會那麼好看!! >/////<
《Yes or no》OST《如果有一天你有勇氣》中字MV


2011年5月8日 星期日

性別教育open mind

文by LES TALK

通常我們都用Yes, I am…開頭去定義自己的信仰跟立場
但是仍然非常慶幸這世界有一些人, 是這樣的能夠open mind的活著

前陣子公司同事討論到 "性別教育"的時候, 其中有個身為媽媽的同事, 談到自己的小學女兒問她, 某某(踢)是不是 “想當男生”
(這時候我心裡真的捏了一把冷汗, 因為我早就出櫃了, 但不想加入媽媽觀點的論戰所以默默, 其實說起來我也有成見)

沒想到, 同事說她對女兒的回應是: “我想, 我們只能說某某喜歡女生, 但是馬麻不能告訴妳, 也不知道她是不是想當男生”
感動, 是因為她不是所謂的 “圈內人”
連圈內人都會有所謂的踢婆不分之間的成見, 沸沸揚揚的教育風波裡面, 也是有這樣的家長…
能夠用她對這世界最有智慧的理解跟包容教育給下一代

我們相信
我們懷疑
我們脫掉疑懼, 換上自信
我們愛, 所以希望其他的人也用愛代替恐懼

去愛, 從我們的教育一直都只是個人的課題
用犧牲換愛, 用包容換愛, 用體貼換愛
在同志教育這件事情, 其實我們需要更多的是用高明的智慧去面對衝突
以一點的講法來說, 這應該是所謂無差別心的大愛

以往只因為你愛的, 所以你愛屋及烏
但是同志跟非同志間其實很可能…不是你和親友之間的關係
除非你的朋友是同志, 那麼你因為在乎他而理解而認同同志
除非你的家人是同志, 那麼你因為愛他而能夠寬容而繼續愛他/她

跨越是與不是, 更難的一件阻礙, 是絕緣
有人相信時間可以將人”帶走”
有人相信空間可以將人”隔離”
有的人大聲斥喝 “我沒有這樣的親人” 那麼, 他絕緣了自己的親人…
一個可能希望他能夠愛自己的親人, 也阻絕了更多愛的延展性

這樣的絕緣往往大張旗鼓的表明某種道德信仰的必要性
但是否部退化了對身為一個人的信任?
是否從以前就開始剝奪人選擇快樂方式的權利? 在以相信人的自主權為前提
不相信這個世界能夠恰當的包容異己的存在

其實很有趣, 這陣子一直在看一本有關靈魂的書, 不管起先信與不信, 如果你假想靈魂是會永存的, 那麼在不同的身體, 是否會有它自己想要追尋的?

如果我們對不了解的事情都以排斥為先
那麼對靈魂幾世的傷跟渴望, 我們又了解多少
我們是否都曾偷偷嚮往自己”專屬”的快樂

既然如此天生如此應當存在
並不是兩種容器之間的選擇如此而已吧


如果有一天你有勇氣

用愛接納同性戀 勇敢同志櫃父母

用愛接納同性戀 勇敢同志櫃父母 (華視新聞雜誌 2011/1/17)



吳幼堅:我只是一位普通的母親

內容連結自愛白網

真的很棒的文章, 很棒, 很偉大的母親

為了減少閱讀障礙我轉成繁體貼來下面, 想看原文的可以點原始連結

祝天下母親, 母親節快樂!!

-------------------------------------------------------------------------------------------------------------------------

http://www.aibai.com/infoview.php?id=22093



吳幼堅:我只是一位普通的母親



飛贊網

2011-05-08

  ■ 採訪:淩絕頂 / 錄音整理:騷范兒小盆友 / 編輯:懶人,angela57 / 海報設計:小偉

  ■ 受訪者:吳幼堅



  一篇文章曾如此描述三色堇:“三色堇的三片花瓣,一片是真,一片是善,一片是美,花心是愛”。而在中國有一位令人尊敬的母親自喻為“一株三色堇”,她深信一切草木,皆有選擇各自生存狀態的自由。這個人就是吳幼堅,中國第一位公開站出來支援同性戀兒子的母親。



  遲至暮年的她,本應享受晚年愜意的生活,但是她卻不顧社會和家族的壓力,投身到中國同性戀群體公益事業中。作為同性戀親友會的會長,她活躍在民間,活躍在媒體上,輾轉多個城市,宣導社會對同性戀群體寬容、理解。



  在2011年母親節到來之時,飛贊對吳幼堅媽媽進行了專訪。讓我們在偉大、崇高之外,發現作為一個女人、作為一個母親的吳幼堅,她的溫柔,她的柔弱,她的眼淚,她的歡笑。





吳幼堅參加飛贊北京網友見面活動,60多個孩子為她慶祝64歲生日

(2011年4月23日,北京老唱片咖啡屋)



  飛贊:很多同志朋友都很羡慕您的兒子鄭遠濤,有一對支持同性戀孩子的父母,而他們的父母很難做到您這樣,因為在學歷、經歷、職業等方面,他們的父母都太普通了。



  吳幼堅:我一直說,我只是一位普通的母親。



  我不過就是一個文革前畢業的高中生,連一天的大學門都沒進過,除了比較愛好文學並從事文字編輯工作以外,我其他方面的知識很欠缺。有些父母有學歷,有社會地位,像公務員、機關領導、公司老總不在少數,甚至有些家庭一家三口都是高學歷,父母是大學教授,兒子是博士,但他們還是無法接受並面對同性戀這個問題。



  因此對待這個問題,關鍵因素不在於學歷的高低,要看他個人如何看待這個因素,並非學歷高就能接受,學歷低就不能接受。即使沒有文化,但是一對夫婦如果對孩子有足夠的信任和愛,他們還是願意接受同性戀,並去瞭解相關的科學知識。



  我與大多數父母一樣,有很多共同點。最簡單而且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們都是孩子們的父親或者母親,都有家長這個身份。





吳幼堅參加飛贊網友北京見面活動,和主持人亮馬聊天,開懷大笑



  飛贊:您已經接受了孩子作為同性戀的事實,可是現在還有很多父母無法接受他們的孩子,他們應該怎麼做?



  吳幼堅:我覺得,這些父母可能不是缺乏知識,而是沒有站在孩子的立場上著想。



  有些父母剛開始不瞭解這個問題,但之後通過各種管道逐漸知道這個群體,並明白這個群體占總人口的百分之三到百分之五後,卻表現出一種抗拒心態,不僅不想再看這類資料,而且表示如果別人是的話他不會說什麼,但如果他兒子是同性戀就不行。



  為什麼不行呢?他認為對不起他十幾二十年的培養,他付出的心血。這些父母總是強調自己給孩子的付出,卻沒有想到父母要給孩子們幸福。很多父母非要按照自己的意願,扭曲孩子們的生活,給孩子們安排一個不屬於他們的人生。對於一個人來說,無法享受自己願意的生活,是無法得到幸福的。而對於有些嘴上說“為你好”的父母們,他們明知道孩子們是不幸福的,但為了自己面子,就是不肯面對現實。



  飛贊:有些父母的確已經接受了自己的孩子,但他們擔心社會對孩子的歧視,所以勸孩子不要去當同性戀了,趕快結婚,既有社會保障,也可解決老有所養的問題。



  吳幼堅:我覺得最主要的是父母對孩子有沒有足夠的信任。



  如果孩子不是同性戀,但各方面都非常窩囊,總是依賴父母,給他安排好了一切,然後沒有主心骨,或者是很軟弱的,那他就算是個異性戀,也一樣生活不好。像這樣的孩子,如果父母沒有給他找到好工作,沒有給他找到一個門當戶對的物件,一旦遇到困難,或者生下第三代,他會把問題拋給父母,甚至把他的孩子甩給父母撫養。對於這樣沒有能力或不想負責任的人,即使是個異性戀,他也不會有幸福的生活。因此物質條件好不一定能得到幸福,精神上的自足更加重要。



  同性戀這個性取向只是一個人的一個方面而已,不是決定性的,一個人的事業、學習、人際關係、社會責任感,以及其他豐富生活的方方面面內容,都是由你自己來決定的。



  比方我的兒子,初中時他就明確的認同了自己的身份,他知道自己是一個同性戀,他不會懷疑動搖。他不擔心,像他的這樣的一個人,在人口裏面只占百分之三到五,將來該怎麼過。說到這個數字——百分之三到五,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按這個比例計算同性戀總人數已經非常多了,大約五千萬人。這些人同樣在社會上生存著,為什麼有的就不自信,好像無路可走。



  因此我覺得父母們不必太過擔心,如果僅僅因為他是同性戀就擔心他過不好,假如照此推理,若是因為其他因素而導致他生過的不好,如長得太過瘦小、或者太胖、甚至太高,那麼該你操心的事可太多了。



  飛贊:很多中國父母認為父母的職責就是從小就好好照顧孩子,讓孩子好好讀書,事業有成。孩子能夠出人頭地是父母理所應當的榮耀。如果孩子生活的不好,或者離經叛道,父母會覺得是在給他們丟臉。您對兒子有過什麼期望?



  吳幼堅:我父親說過一句話:“人不一定要有烏紗,但人一定要為社會留下點什麼。”這句話深深的影響著我,現在到我自己當父母了,我也是這樣想的。孩子能夠健康成長就已經足夠了,他需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學什麼專業,我們從未強求過。



  我們從來沒有像別的父母那樣,刻意把他往什麼興趣上引導。我們從來沒有把自己有限的收入,有限的節假日用於陪他學書法,學武術,學鋼琴之類的課程。我們覺得短暫的人生當中,童年的快樂是很寶貴的,要順著他的天性,那時候我們根本沒想到他以後會告訴我們他是個同性戀。他還在幼稚園的時候,我們就覺得如果能給他快樂就已經很好了,難得有一個假期的話,就帶他到公園去,或者是去那些不花錢就可以聽的講堂。如果去旅遊,我們都是窮溜達,坐最簡單的班車,花幾十塊錢車費,住私人的小旅館,到街邊吃便宜的大排檔。我們花的錢很少,但覺得非常快樂。



  我的影集中有一個部分叫“永恆的羽翼”,意思是:我們要保護他成長,我們要給他飛翔的能力,因為我們知道有一天他是要往天上飛的。在那部分影冊中,我和孩子笑得很開心。這笑發自內心,自然流露,活潑而真實。



  總之,我們覺得給他快樂就好了。而他是什麼樣的性取向,學什麼樣的專業,或者是他的專業水準如何,這些都是次要的,哪怕他掃大街,我覺得他有一個健康快樂的心靈也都會掃的很好。



  最好的親子關係是家長和孩子是平等的,像朋友一樣,雙方相互信任,同時父母尊重孩子的獨立性。因為這種信任,父母、孩子可以把自己的一些困惑表達出來,大家進行交流,在這種情況下,雙方往往都會得到一些啟發。



  飛贊:說說您和兒子的故事吧。



  吳幼堅:比如,在學習上他不停的提醒我,每次打電話或者寫信,他總是建議我不要受原有生活經歷的局限,要擴大自己的知識面,要不停的學習,否則你只講自己和自己兒子的故事,對別人的啟發有限。我說我會的,我會把跟我溝通過的家長、孩子們的事例積累起來。



  他說這些還不夠,要我每天看看愛白網(www.aibai.com),多瞭解世界各地的同志諮詢,以及世界同志群體的發展,新的觀點。有時他會把他喜歡的文章發給我,或著講給我聽,介紹一些好的音樂,這無形中也是一種薰陶吧。



  如果他在廣州,他經常會把一些好的音像製品買回來在家裏給我播放。我不懂英語,他就在旁邊小聲的給翻譯,包括看電影,也都是他陪我去的。現在他不在廣州,就沒有這樣的機會了。我上次來北京,他又帶我去電影院,看《陽光燦爛的日子》,我本來不想去電影院看,嫌貴,幾十塊錢一張電影票,但他說在影院看電影的感覺不一樣的,也要適當享受。





在北京老唱片咖啡屋,吳幼堅和異性戀聊天,希望更多人瞭解、認識、接受同性戀



  飛贊:我覺得剛才您說的很多的事情,比如,不要局限於自己,應該多讀書,這些本應是父母告訴子女的,現在反倒是遠濤告訴您,而您還挺高興的,我覺得這非常難得。



  吳幼堅:我感到自己確實通過學習,在不斷的進步。我覺得不應以家長的身份,居高臨下的看待這個問題。父母與孩子不論誰強誰弱,應該互相促進,就像同學和朋友那樣吧。



  飛贊:有些同性戀朋友們想跟自己父母說自己的情況(出櫃),希望能夠更加真實地面對父母,您有什麼建議?



  吳幼堅:我覺得不要對父母抱太大的期望。要從實際出發,現實一點,從父母與他的現實關係來考慮。



  我認為,如果一個二十來歲的孩子,多年來都是父母說了算,已經習慣了順從,突然間要他的父母聽得進他的話,就比較困難。如果這個人這樣嘗試,結果卻做不到,他就會很失望。但是如果親子關係向來如好朋友一般,什麼話都能談,唯獨同性戀的話題從來沒接觸過,這樣可以嘗試一下,但建議先參考別人的經驗,做一些鋪墊。假如父母是說一不二的那種,可能這個人的內心要比父母更強大才行。



  飛贊:您給大家的印象一直是快樂,堅強的。作為一個母親,在真實的生活中,您在什麼時候會感到傷心、痛苦、擔心?



  吳幼堅:這些年中,我的所有傷心都源于別人的孩子和他們父母的痛苦。



  我關注這個群體以後,各類求助接踵而來。而我是雙重的身份,一方面我是親友會的會長,我要為這些同性戀孩子排除心裏的憂鬱。當這些孩子們感覺不能被父母所理解,感到壓抑時,我要勸導他們。比方聽到有些人有輕生的念頭時,有的年輕人與長輩發生衝突時,我就會特別痛心。因為我不能逐個的去幫助、解決他們人生路上的每一個難題,深深的感到個人力量的有限。我只能在精神上安慰鼓勵他們。遇到這些事,我會難過,有時一提起來我就會哭。



  記得有一個我認識的孩子,他的父母不接受他的出櫃,自己在愛情的追求方面又受挫折,於是決定離開廣州。他給我打電話說:“媽媽(他總是叫我“媽媽”)我打算辭工離開廣州要回河南老家去……”。我聽了以後我在這邊電話裏面就哭了。我說“你怎麼這樣啊,就是不夠堅定啊,你們將來怎麼辦……”就很替他擔心,說著說著,他在電話那邊哭,我在電話這邊也哭。



  另外一方面,我本身又是個家長,是個母親。雖然我和我先生都接受兒子的情況,但是我也會站在父母的角度。當這些父母們向我哭訴,或者面對面的交流的時候,我也會感同身受,知道他們的難處,知道他們一時無法理解、接受的那種焦慮心情。



  例如有這樣一位母親,她曾經單獨的,默默的承受著這種突如其來的變故。她原來認為她的孩子與他人無異,突然發現他是同性戀後,不敢告訴丈夫,因此沒有人能跟她分擔的這個問題。後來,她找到我了。我們見面時,話都沒說出來,她的眼淚就嘩嘩的流。面對這些我也會跟他們一樣的難過。我也是有七情六欲的,我覺得不能只求自己清靜,因此我經常和別人進行心靈上的溝通。



  飛贊:有句話叫“子女出櫃,父母入櫃”。一些父母得知子女是同志後,承受很大的壓力。您有什麼建議?



  吳幼堅:我建議這些父母們調整心態,接受事實。既然這是一個客觀事實,而且這個事實沒有什麼,只不過是多數和少數的問題,他又不是找不到同性相愛的朋友,又不會影響讀書學習、工作生活,所以應該把這個事情的影響盡可能的化解掉,讓自己的生活快樂起來。



  如果孩子不跟異性結婚,也不生孩子的話,那自己的晚年計畫就修正一下,不要再有抱孫子的心態。像這個歲數的父母們還是有很多晚年樂趣的,還可以跟別的親戚朋友們來往。孩子的性傾向是個人隱私,大多數父母不用非要像我這樣“抛頭露面”。



  與別人接觸這個問題時,可以持走到哪一步就到哪一步的態度,不要心裏發虛,不要太在意別人怎麼想。現在很多異性戀的孩子都不打算那麼快結婚生子,或者結婚以後也不打算要孩子。如果是以前,這樣的問題就不得了了。別人總會問:“哎呀你們家姑娘怎麼還不出嫁,你兒子那麼好的條件怎麼還不娶媳婦?”。而父母也會急得團團轉。但是現在時代變了,很多異性戀父母可能會很坦然的說:“管他那麼多呢。問過了,他說不想那麼快結婚。挑剔唄!由得他挑吧……”。為什麼同性戀孩子的父母們就不能這樣說?大部分情況下,得到這樣的回答,很多人一般不會再刨根問底。



  如果真有窮追不捨的親戚或友人,父母們甚至可以用很硬的口氣說:“你們不要總是拿這問題來問我,特別是不要在我的孩子回來探家時都要問這個話題,家族聚會坐在一起,就好像全都解決了,就他沒解決,變成了重點研究他的個人問題。這樣他會很煩這種事情,就不願意回來了。”只要父母這麼一說,親屬就會感覺到他們要不高興了,不高興就別提了。拿別的話題來說,又不是沒有別的話題。這就可以避開,管人家心裏怎麼想呢,避開這個話題就行了。



  飛贊: 對於那些孩子是同性戀的父母,您有什麼話要告訴他們嗎?可以提一些建議嗎?比如說看你的博客,給你打電話啊,讀些什麼書,或者說怎樣寬解自己的內心。請您給他們指引一個方向。



  吳幼堅:可以看我的博客,或者看我的視頻,或者打電話來交流,但關鍵還是要看自己本人是否相信科學。否則再交流也不會有結果。科學說同性戀不是病,不是壞事,不是錯事,不是阻礙,這些道理不難,但是如果這些父母不願相信,那就沒辦法。



  還有就是一定要想明白做父母的是否真的愛孩子,這種愛是否要孩子幸福,如果是的話,請從他是個同性戀的角度來思考,他的人生怎麼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同性戀孩子的父母們要接受這個事實,不要再抱定異性戀者才幸福的觀念,之後再去想怎麼辦。不然的話,會總感覺,這個孩子是個同性戀,他為什麼不可以改呢,為什麼不能像別人那樣。總之,父母們要懷著愛來接受孩子真實的樣子,按照他真實的樣子來考慮和關注他的生活,而不是干預他的生活。



  飛贊:的確有很多人想幫助這個群體,但他們不方便參加更多同志的活動,但吳媽媽在幫助這些人,所以幫助吳媽媽就是間接的在幫助這些人,您覺得應該如何幫助這個群體?



  吳幼堅:我希望那些出櫃經過一番探索,最後終於走出一條路的,終於讓父母接受了的那些孩子,如果這些人要幫助這個群體,或者感謝我幫助這個群體,感謝親友會的話,最好的感謝就是動手把出櫃的故事寫下來,然後通過我來推薦給更多的人,慢慢的增強孩子的信心和給更多的父母以啟發,讓更多的父母反思——別的普通父母既然可以做到,為什麼我不能做到呢?在這個環境下,並非只有鄭遠濤才能出櫃,並非只有吳幼堅才能接受孩子。



  飛贊:對,每一個父母其實都瞭解孩子,只要是真的有愛。



  吳幼堅:所以我希望有越來越多的出櫃故事,你們飛贊也在整理這些,有合適的我也會儘量的轉發。我這邊要是有合適的故事,會放到博客上,飛贊認為有意義,也可以轉發。



  飛贊:謝謝,吳媽媽接受飛贊的這次採訪,以及對飛贊的支持,我相信您的故事一定會激勵,並改變很多人。也希望各位關注吳幼堅媽媽的朋友們,支持吳媽媽。



■ 吳幼堅飛贊主頁: http://www.feizan.com/3sj

■ 吳幼堅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3sj

■ 吳幼堅兒子鄭遠濤飛贊主頁:http://www.feizan.com/space-4202.html

■ 吳幼堅熱線電話: 020-37611068 (週一、三、五晚10-12時由吳幼堅接聽)

■ 吳幼堅與飛贊北京網友見面活動(含錄音):http://www.feizan.com/space-9-do-blog-id-15277.html

■ 飛贊人物第一期:《懶人:同志只是我生活的一部分》





資訊來源:飛贊網

放下恐懼,才是真愛

轉自
OJ.傷心的治療者


放下恐懼,才是真愛

最近一份反對教育部將同志教育納入中小學教育的聯署書在網路上傳開,並且在教會社群中更積極傳遞著。對於這樣高舉「真愛」的旗號,宣稱非本於「宗教立場」而基於「身為家長、老師」的角色而倡議,這樣的情形著實令人深感不安。這不單是因為論者開始隱藏其神學立場而為策略,甚至成為一場模糊自身立場與價值的道德動員。


保守福音派一直竭力在神學上做出聖經反對同志的立場解釋,而我對部份反同志的神學辯論抱持敬意。然而捨棄了神學思辯,卻以「鼓勵性解放」為由,將同志教育貼上道德淪喪的標籤,而忽略了同志運動本身乃身為受壓迫者的解放過程,忽略了社會本身可能存在的階級、權力的差異,這樣的道德詮釋於是變得更加廉價了。

這份連署書,分別引述了教育部編印《認識同志—教育資源手冊》、《我們可以這樣教性別》以及《性別好好教》三本書的內容,直指其內容多處「違背『消除性別歧視與偏見,尊重社會多元化現象』之性別平等教育課程目標」,並且「混淆兒童性別認知,鼓勵青少年發生性行為,並引導其發展多元情慾,以及多元家庭」。然而這些指控,其實也存在著斷章取義的問題。

聯盟首頁所製作的影片中,也擷取了一些教材畫面。這在畫面擷取的過程中,刻意忽略了完整的文本,卻對其中的片段加以負面解讀。例如,當教材企圖讓同學以「同志」來置換「兩性」一辭,目的是透過角色置換來思索不同身分在社會上所面對的不同眼光,這是很常見的社會學式教學,卻被解讀為「變相鼓勵」。

甚且,真愛聯盟還搬出了《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直指教育部「違背了世界公約,教育部在同志教育上無限上綱其權利,嚴重侵犯到台灣父母的教育權利」。然而這樣的指控,忽略了同志教育本身作為一種行動,目的正是為了要消弭社會在對異己的無知與偏見下,對同志造成的壓迫。這些包括太多血淋淋的暴力、傷害,以及公民權利的排擠。

不難發現,真愛聯盟也落入了某種自我中心的思維,預設了某種青少年的成長過程的階段說,並認為在性別認同尚未確立的模糊階段,必須引導其分辨何謂「真愛」。誠然,真愛聯盟所提出的主張:性別教育專家「不能只含括單一觀點者,並應邀請家長、青少年兒童心理發展學者,以及生命教育、品格教育、課程專家以及倫理議題方面之專業人士參與」,這是相當正面的,但真愛聯盟所提出的發展觀點,也恐怕落入了一家之言。

真愛聯盟宣稱基於「研究指出同志大多非天生,而是後天社會造成」,但試問,這樣的研究證據究竟在哪裡呢?當代醫學對先天與後天的定義,逐漸捨棄涇渭分明的論據了,特別是針對人的認同與行為表現,從出生而有的氣質到長大成人的性格,其實都是先天與後天的互動(interaction)過程,從而表現出其表型。但無論是基因決定,還是成長過程的型塑,這都不是最重要的(更何況,即使是生命歷程的型塑,熟讀聖經的基督徒,如何信誓旦旦地宣稱那不是被造的呢?)。

最重要的一點是,人在這樣的過程中也努力地在自身的感覺與社會脈絡中來回探索,從而建立自己的認同,這個認同過程本身即為一種事實,並且存在著被造的,主動的,以及受環境影響的種種成份(無論異性戀或是同性戀皆然)。但這個過程中,對同志而言,有一大部份是帶著對自己的懷疑,也帶著被掃地出門的恐懼的。沒有人是希望被社會排斥的,而同志卻需要在歧視中掙扎。同志好不容易在這個過程中試圖接納自己,這絕非學壞, 也更不是被污染。真愛聯盟宣稱站在「父母」的立場而非「道德、宗教」的立場。然而其論述,卻有些欲蓋彌彰,此地無銀三百兩。真愛聯盟預設了同志教育存有某種「影響學生身心健康之發展」的元素,因此要努力抵擋入侵,也需要品格教育、倫理教育的補強,這是否指涉同志教育與品格、倫理教育是相互牴觸的?

甚且,這份聯署書強調「同志運動」與「社會運動」的關連,這恐怕是對「社會運動」作為抵抗霸權的過程,缺乏足夠的認識與覺醒。而這個霸權往往是在不知不覺中被複製的,在學生的言談中、在強調男性氣概的軍中、在職場上。真愛聯盟指責教育部「政策霸凌」,然而,真正的霸凌存在於對異己的誤解與偏見。十多年前,一對北一女學生結束自己的生命,如今在屏東,依舊有同樣的故事重演。在軍中,同志必須隱藏自己的情慾,以免受到同儕的欺負。職場上,大家將成家立業當作某種成就,永遠於法「依法」成家的同志必須終身承受「怎麼還不結婚」的眼光。而更諷刺的是,在強調愛人如己的教會中,其實有著更多歧視的語言。

我在大學時代曾經參與TSCM(台灣學生基督徒運動),和小組成員一起討論教會同志青年的處境問題(參考TSCM彩虹小組)。當時小組其實試圖在尚未明朗的神學立場之外,思索面對教會對同志的歧視文化的解決之道,並提出在國小就應該開始同志教育的可能,而方法,可以是製作繪本。可惜說來慚愧,我們成員心有餘而力不足,在一一離開學生身分後,理念至今還未付諸實現。

身為精神科醫師,我曾經在同志病友入住病房的同時,有感於八卦、恐同的氛圍瀰漫在同學之間,因而趁機為實習醫學生安排性別教育,也討論同性戀如何在精神疾病的診斷手冊的變革歷史中除名,並介紹醫學史上曾經有過的殘忍而無效的「厭惡療法」(aversion therapy)。同學們思索著何謂正常?何謂異常?何謂失序?何謂疾患?令人訝異的是,在醫學生中,仍有「因為同志無法繁衍後代所以不正常」的想法,而且更令人洩氣的是,在有這些想法的同學中,身為基督徒者,也大有人在。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恐同?實在很難以一概之。對異己的無知,加上傳統社會對無後的負面標籤,以及經濟、階級的處境壓力下「明哲保身」的企圖,加總起來型成了恐懼,需要慢慢解套。

回來談真愛聯盟所批判的幾本同志教育教材,雖然我個人認為編寫得很不錯,但整體的性別教育,當然有待檢監督。反對同志者擔心得不得了,但我相信同志朋友本身與直同志、支持同志者,一定更加不會掉以輕心。我們的性別教育才剛剛起步,這些教材都還不是最好的,也一定還有很多需要調整、拿捏之處,包括論述的方式、語意、深度,是否能更貼近不同年齡層的思考能力?內容上是否能詳實地交代同志本身的處境,並且不因曲扭的敘述而造成傷害?同時,是否有足夠的師資來投入性別教育,這些師資是否的確能站在引導學生避免互相歧視壓迫的立場,循循善誘?若是教師們的態度仍舊和真愛聯盟的影片中「從事同性間的性行為具有高度危險性」一般見識,只有威脅般的模糊說詞,卻忽略了這其中的風險,正是因為來自於對自己的認同不夠了解,並且被迫在黑暗中探索;那麼我們對消彌社會間的歧視,其實是充滿擔憂的。

我相信真愛聯盟發動連署的動機,一定也是希望這個社會朝向更美善的境界發展。然而,唯有破除對同志與多元性別的恐懼,正視我們的弟兄姐妹們在這個社會上的處境,我們才有對話的可能,而那才是真愛。容我稍微更改一下真愛聯盟提出來的訴求,大聲呼籲:「唯有積極落實安全性行為及性別教育,成為生命教育、品格教育的一環,才能解決性別歧視/霸凌、性別認同、性別氣質刻板印象的現實問題!」

2011年5月6日 星期五

巴西最高法院裁決:同性民事伴侶關係應得到法律承認

轉自愛白網

巴西最高法院裁決:同性民事伴侶關係應得到法律承認


愛白網
2011-05-06

  當地時間5月5日,巴西的最高法院就同性戀伴侶權利議題作出裁決,認為同性戀者之間的民事伴侶關係必須得到法律承認,這一裁決意味著同性民事結合關係在巴西全國範圍實現了合法。

  最高法院本周四晚間以10比0的法官意見作出了有關裁定,另有一名法官缺席。裁決認為,在配偶財產繼承、退休保險、配偶贍養等各方面,同性戀配偶應享有與異性婚姻配偶同樣的法律權利。

  基於本次裁決,巴西的同性戀情侶將可在政府登記機構正式註冊伴侶關係。本次裁決並未承認同性婚姻,但同性民事結合關係享有與婚姻關係相似的法律權利,巴西的同性戀者權利團體認為裁決是一次歷史性的重要事件。

  最高法院是應巴西司法總長、里約熱內盧州的州長等機構或人士的請求而審理有關議題,並在開庭當天作出了裁定。儘管巴西的憲法將「家庭組成」表述為「一男和一女之間的穩定結合」,但代表政府並支持承認同性伴侶關係的司法總長認為,憲法中的表述只是一種定義而不是一種限制,因而有關條文並未將穩定的結合關係局限於一對男、女之間。

  巴西的羅馬天主教徒佔有相當大的人口比例,在本次最高法院審理有關議題的過程中,包括巴西全國主教大會在內的宗教團體在法庭上反對承認同性伴侶的民事結合關係。另外,有關方面的一些學者、律師等也出庭發表了看法。

  目前在拉美地區,阿根廷以及墨西哥的首都墨西哥城已實現同性婚姻合法,烏拉圭、哥倫比亞也在法律上承認同性伴侶享有與婚姻關係相似的部分權利。(愛白網)

  
  2010年在巴西舉行的首次全國反恐同遊行,背景為巴西議會。


  ©文稿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愛白網」。

2011年5月5日 星期四

Google推出Chrome電視廣告支持同性戀青少年,玩具也動員

Google推出Chrome電視廣告支持同性戀青少年,玩具也動員

愛白網
2011-05-05

  5月3日,Google公司的Chrome團隊在電視和網路上同時推出了支持同性戀青少年的「It Gets Better」廣告短片,成為受到關注的話題。

  Google的這一短片既是Chrome瀏覽器的廣告,也是Google公司支持和參與「It Gets Better」視頻活動的最新行動。由美國的同性戀權利活動人士丹-薩維奇(Dan Savage)發起的「It Gets Better」(會更美好)視頻活動旨在支持和鼓勵同性戀傾向的青少年,傳達反欺凌、勇敢面對生活的信息。這一活動項目已得到許多明星、名人和團體的支持,錄製視頻的人士包括總統奧巴馬。

  本周二,在美國Fox電視的熱門劇集《歡樂合唱團》(Glee)播出時段,Google的「It Gets Better」主題Chrome瀏覽器廣告首次亮相,「It Gets Better」也首次登上了美國的主流電視網。Google公司的同性戀員工曾在去年發布過「It Gets Better」視頻。

  在本周的Chrome廣告中,Google把「It Gets Better」視頻的一些精彩片段編輯在一起,其中出現了Lady Gaga、亞當-蘭伯特(Adam Lambert)、安妮-海瑟薇(Anne Hathaway)等明星,鏡頭中還有「It Gets Better」項目的發起人丹-薩維奇。

  Google公司在電視媒體上高調做廣告的情況並不多見,本周的Chrome廣告很快引起關注。Chrome廣告短片中除了有一些明星的鏡頭,還有知名動畫片《玩具總動員》(Toy Story)的卡通人物伍迪(Woody)。伍迪的鏡頭,事實上已經出現在《玩具總動員》的製作公司Pixar的同性戀員工去年發布的「It Gets Better」視頻中,伍迪的配音演員是影帝湯姆-漢克斯。

  

  伍迪的現身引起了美國一些宗教背景團體的抨擊,「治療同性戀」團體「走出埃及」(Exodus International)的主要成員阿蘭-錢伯斯(Alan Chambers)對Google公司的做法表示失望和譴責。錢伯斯稱,深受許多兒童喜愛的《玩具總動員》卡通人物「被Google利用來宣傳兒童不宜的事物」。

  Google是參與「It Gets Better」視頻活動的許多公司之一,自從去年9月該活動推出以來,已有Adobe、Apple、AT&T、Cisco、EA、Facebook、Microsoft、Levi's、Pixar、Wells Fargo、Yahoo等其它知名公司以官方或員工團隊的名義發布了「It Gets Better」視頻。(愛白網)

2011年5月1日 星期日

In My Shoes: Stories of Youth with LGBT Parents

在OML上看到一支不錯的影片,
五個同志扶養長大的孩子, 述說自己與他人並沒有不同
為支持LGBT家庭作很有力的證明

影片介紹:
In a time when LGBT families are debated and attacked in the media, courts and Congress, from school houses to state houses across the country, five young people who are children of LGBT parents give you a chance to walk in their shoes - to hear their own views on marriage, making change, and what it means to be a family. This film was produced by the COLAGE Youth Leadership and Action Program and directed by Jen Gilomen.


影片有點大, 就不嵌入了
要看的話請點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