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2年12月29日 星期六

好想要有鳳凰會


是說最近換了一個新工作, 因為沒日沒夜太忙所於荒於分享跟貼文, 真是汗顏
終於遇到四天的連假, 可以好好的在家宅了XDD

§目標是:
→睡
→煮菜
→看書
→看少年Pi

前不久,
剛進公司的時候, 原本在內心吶喊著---怎麼都是人妻組, 好哀傷啊
後來很幸運被圈內人眼尖"撿到"
(不小心被撇到, 相機裡的閃光照)
因此而加入了自製便當族的午餐聚會
閃光還因此羨慕不已 ←版主的圈內人磁場強到不行, 日後再來說故事吧

跟閃光提到的時候, 我幫圈內小組取了一個別名, 叫鳳凰會
然後就樂此不疲的想像鳳凰會成員在走道上用一個眼神交換訊息
或者成立各地區分會日益壯大這樣XDD


(顯示為哈利波特中毒, 不過最後一集真的太令人失望了, 題外話)

有機會的話, 好希望真的有鳳凰會這種組織
類似扶輪社, 以某種"利益互惠"為目的
有個好笑但是很有向心力的入會宣言之類的
交換工作的心得, 然後哪些公司很友善哪些則不, 有幸也可以透過鳳凰會找自己人當同事

不過閃光告訴我, 要克服隱私問題就是一大難關了 (過度樂觀的版主繼續飄走)

2012年12月15日 星期六

婆的終點 VS 婆的起點

辯論跟吵架有很大的落差,風度而開放的辯論是健全社會的基礎。
以下是看完拉板對婆的討論"婆的終點"後的深深感想文,本人觀點。

沒有一件事情的對與錯是絕對的,如果用廣泛的觀點去看,
但我們常常苦在當許多人的觀點不同的時候,只能"靠"一個比較對自己有親和力的說法,
當每個人的利益有衝突的時候,對自己最有益的說法就是對的,
但人們有沒有想過事實的根源極有可能從頭就開始歪斜呢?
很想引用前陣子看的《錢買不到的東西》,不過書太精彩了大家還是自己看。

就說說感想。

感覺別人說不清楚的時候,很可能相反面是自己的理解能力有問題,
感覺媒體聳動輕浮的時候,人們卻忘了自己常常follow的時事是藝人八卦,
如果我們都只作一個跟隨給讚的人,那麼真正的輿論就會是愚論。

如果我們習慣的觀點是異性戀觀點?
如果我們習慣的觀點是踢的觀點?
那拉子之中除了踢的那些女人們的觀點又在哪裡呢?

在很久以前,我不是一個跟女人在一起的人,
我曾經是一個對男人百依百順的女人,
經過若干年的一些轉變...(我會把這個轉變簡化成我認識了一群開啟我智慧跟內心的好友,
但真正的轉變跟醒悟在心中,不足為外人道),
一個孤獨沉潛的階段養成一個平靜閑淡的靈魂,
在某個人生只有自己最了解的階段,你才真正能夠懂得去療癒自己,跟自己對話,
在那個對的時候人生過去的畫面就像幻燈片一樣幕幕流過腦海,
然後你知道這是你要的決定。

於是我開心的擁抱我的女人,
在第一個不期而然的經驗之後繼續下去,而且絕對是自由意志的結果,
我開始廣泛的接觸女同志的一切,
牙牙學語的像是從新認識這個沒有見過的世界,
發現張開的雷達竟比身邊的女人還要靈敏,
並且磁場吸引了身邊所有可能的拉子出現(笑)。
用我所有的勇氣與同事和家人出櫃,
用我有限的時間弄了一個根本不具利益考量的LES TALK,
以及對異性戀朋友的觀念教育XD
只單純心想那是我所能作的,一點點對自己的探索跟發現跟分享。

我變了,但是變得很好,
只是總感覺這個新的世界對這個改變的新名字並不是那麼友善,
如果你要問的話,
這名字是婆,
即使我的女人也笑稱這不重要了。

很多男人說,跟男人在一起過,就是Bi了吧,你沒嘗過好的所以才變了?
我曾經給過最無情的回應就是:
"就是試過才知不喜歡",(period)

很多拉子會說,所以你是Bi吧,會不會去嫁男人?

我想說的是,如果我每一天都覺得我現在比以前還要開心,
過去的苦痛讓我對過去常常是一片空白,以致成長過程沒辦法交待,
但是我滿意現在的自己,這樣還不夠嗎?
要多純才叫作純 ?
要對十幾年前的拉子界如數家珍才像背頌三民主義一樣,明證性別身份?

想說我們不是待宰豬,婆也只是一個真真實實的決定喜愛女人的人,
the rose, by any other name, will smell as sweet

幸運的是,還在戀愛狀態的時候,可以用"只要妳不離開我,我就不會離開妳"回應之,
悲哀的是即使是身邊再愛護的人,牆頭草的懷疑永遠無法倖免。

當拉子們高喊著 "三十歲過後的婆" 在哪?
我常常想大聲說,

我們需要的是一個對婆或者bi友善的環境,
懷疑、傷害、遺棄,讓踢(其他略)離開圈子的故事也大有人在,
獨獨自稱婆或是bi即背了惡名在身,
而自稱踢者拿出過去往事,就好像每一段都是受害者。

"驗證"過的數任忠節烈婆,咬牙獨行的硬脾氣來自什麼原因,你們是否也曾經理解呢?
就像聚會場合中的婆又有多難結交知心好友,
隱形的婆在日常生活中也會想被看見,
某些婆們中性氣質的原因,深層的心路,喜歡婆的你們也真的想要理解?

各執一詞的吵架是不能有交流的,
而開放分享的辯論能讓我們知道對方的立場。

以上...抱怨完畢後,
理智面的自己想到的問題是,如同愛的自由式曾經寫到的問題,
婆的認同一直是模糊的,
婆們不想像誰,卻沒有一個模板可以依循,
至少我曾經認識不只一位,履履愛上女人,卻身邊苦無友人可以傾訴的女人樣女孩兒,
曾經還有女孩傾訴 "我看起來不像,穿著這樣子的我像婆嗎" (親愛的,妳就是妳啊)
憐惜之餘,也感嘆這種認同過程的掙扎卻好像很少被書寫出來,
在這個性別越來越友善的社會裡面,在拉子群體裡對婆的指問怎麼並沒有減輕呢?

所以我們需要大方出櫃的女人樣的女人們(婆或者偏婆, whatever),不只是陳雪,
我們不是陳沖院長說的"第三性"裡面失聲且失落的那一塊,
我們就只是想作自己,不管過去,

請愛護我們,體會我們。
四十歲以後讓婆們漸變稀有的不一定是異性戀壓力,
而可能是群體裡的疏離。

2012年12月7日 星期五

我是同志,我是好人

就在剛剛不久前我歷經了一個心境轉折,很久以前因為某些原因而失去的一位朋友,
那人大概是因為耍嘴皮子在facebook上隨口講講說自己反同志婚姻,讓我側面看到有點傷心。

事實上,人的確有可能因為對一個人的反對情緒去延燒到對整個族群的反對,
類似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道理,
但人們背後的理由總是不說。
某個恐同人士的背後原因可能是再幼稚也不過,缺乏立場也無所謂的就是要討厭之心,

來自於個人經驗的情緒渲染到以為全世界非我族類都與我為敵,
一個人的情緒又渲染到一大群人的情緒,
於是整個群體的價值觀就像加了廉價染劑的布料一樣,
只能作出便宜有害健康而穿了就丟的衣服。

在某個掉到谷底的剎那我回神而清醒,
想著,人之所以容易愛也容易恨,沒有道理可言,
但也正因如此,站起來走出去才更加重要,推翻這些基礎搖擺的高台。
也許有些人從未了解,而未了解總是恐懼的根源。

我說,我交女朋友而我是好人,很高興我的親密朋友同事們也都知道。
我是同志而我們雖法律上未婚,也需要下班私人家庭時間,
和那些養兒育女的異性戀夫妻一樣。
我說,我交女朋友而我不恨男人,只是單純沒有感覺,停止這些詰問,噢!

不曉得多少次,我總是默默在心裡要求自己堅強理性而可親,
遠離性向和社交偏好的負向標籤,別被放大鏡拿來檢視,
多少次我又矛盾避開人言可畏,
為的就是讓自己能夠作自己,然後可以脫離圍繞既存價值觀的無效辯論。

如果異性戀可以有素行不良的人而不被擴大成一種要被批判的傾向,
就像同志們一樣珍惜著身邊的異性戀友人,

我們也應該有那個權利去說,我是同志而我是好人,
不要再把我們跟情殺連結在一起。
大多數穩定的同志情侶都是社會上的好人,
我所認識的,都是再居家也再熱情不過,
不斷奉獻關切社會公益也非常在乎地球跟所有生命價值的人。

我們是同性戀,感謝我們也有極度友愛著我們的直同志親友們。
別灰心。

2012年12月4日 星期二

上班同人堂

偶然發現公司出現圈內人的時候,心裡如同麻雀一樣興奮得嘰嘰喳喳。
只能說當那個暗地裡發現的人好開心啊,這是今天的自得其樂。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

2012年12月1日 星期六

「甘道夫」支持同性婚姻 「希望我能回中土結婚」


看完底下新聞, 我很想大喊

WE SHALL ALL PASS!   全世界的同志婚姻合法, 都應該通過
↓ 這梗應該有看魔戒的人就會知道)



「甘道夫」支持同性婚姻 「希望我能回中土結婚」
2012年12月01日15:34



鼓吹同志平權運動的英國演員伊恩麥凱倫(Ian McKellen)新片《哈比人:意外的旅程》(Hobbit)即將上映,他透過影片表示,希望有朝一日能在紐西蘭威靈頓(Wellington)結婚。

伊恩麥凱倫稱揚紐西蘭在同性婚姻合法化的發展上,有「令人興奮的前景」。

據紐西蘭媒體《stuff》報導,73歲的伊恩麥凱倫說,他的支持與大家同在,「我希望有天當我回到『中土』時,能在這裡結婚」;他並舉起大拇指,祝福大家。

影片中,伊恩麥凱倫說,紐西蘭是首個賦予婦女投票權的國家,被視為重大社會進展。伊恩麥凱倫是在接受英國電視節目「Loose Woman」的訪談時,提到他對同性婚姻的看法。

該影片是30日晚間綠黨在主持國會小組討論時播放。

伊恩麥凱倫在《魔戒》系列電影中飾演的甘道夫(Gandalf)令人印象深刻。

【影片】伊恩麥凱倫的談話



伊恩麥凱倫透過影片表示,希望有朝一日能回中土結婚。翻攝畫面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21201/154771/

2012年11月28日 星期三

台灣今與昔


國內外學生們都紛紛出聲表示反財團切割新聞自由,11/27日支持「我是學生,我反旺中,反媒體巨獸青年聯盟」的學生們集結夜宿行政院

   

時間:2012年11月27日
發起者:學生
事件:壹傳媒交易案
訴求:提出保衛新聞自由四大訴求
「政府勿裝死、嚴審併購案」、「反媒體壟斷、要立法」、「反中國因素干預、要
政府表態」以及「力保新聞自主、聲援壹傳媒工會」。


◎評論懶人包:

2012.11.16 台灣來鴻:三大豪門連手入主媒體
"在二十年前出版「解構廣電媒體」,批評當時黨政軍控制言論自由的澄社說,在二十年後的今天台灣媒體面臨了更可怕的黑手,以經濟利益作籌碼,直接間接利用少數財閥當媒體買辦,以更細緻手法閹割台灣媒體自主,進而異化台灣民主自由。"

2012.11.27 新頭殼  聲援學生媒改 民主平台: 政府應把關
"台灣守護民主平台為此發表聲明表示,新聞自由必須和商業自由以及財產自由相區別,特別是,不能被商業自由或財產自由所取代。否則,上述「公共部門」淪為私人工具的後果就會發生。國家有義務維持媒體事業的公共性,包括有義務防止媒體市場被壟斷。「規模化媒體」帶來政治意見的排除,往往就是弱勢者利益的排除,不僅傷害民主政治的意見競爭,更可能傷害人權,製造不公義。"

2012.11.27 Nownews 壹傳媒交易簽約 媒改社:反媒體壟斷無法依賴老闆良知
"媒體改造學社聲明全文如下:
壹傳媒集團易主一案,新舊資方預定於今日簽約。由於包括旺中集團蔡衍明先生、台塑集團王文淵先生、以及中信金集團辜仲諒先生的新資方入主,將導致媒體所有權集中、傷害新聞工作權益與言論自由等問題,引發壹集團工會、學生、學術界、公民團體的抗議。此次壹傳媒併購案政經黑手的再介入,均讓社會心驚於台灣新聞媒體之脆弱與體質之不健全,而在媒體所有權遞嬗過程中,台灣的民主也越來越風雨飄搖。
本社全力支持壹集團工會、傳播學生鬥陣、與青年反巨獸聯盟等團體要求政府嚴審此一媒體併購案、確保新聞自主等訴求。歷史經驗顯示,維護保障台灣的新聞民主自由無法依賴
企業老闆的個人良知,或純粹訴諸新聞市場競爭機制的有效與否。因此,我們主張,為了維護公民言論自由,必須反對財團壟斷媒體,並透過以下兩個方式來「制衡」商業力量對新聞自由的傷害:
(一)外部制衡:
政府必須協助打造低營利、非營利以及專業新聞工作者的新聞系統,以制衡商營新聞媒介對意見市場之扭曲,維護新聞言論的多元民主。對於具有市場優勢地位的商營媒體及內容營運商,包括有線電視系統業者、電信業者、網路業者(如入口網站等)、以及市佔率極高之少數媒體集團,政府應課徵「特許費」,專款專用於傳播內容的提升。具體作法例如設立「新聞多元化基金」與「影視基金」,以鼓勵非主流新聞媒體的多元言論(包括地方性、多樣性、非營利、及員工持有的媒體等)、及投資優質的內容製作產業,配合擴大公共媒體的作法制衡趨於一元化的商營媒體。
(二)內部制衡:
新聞自由並非為媒體資本家所壟斷控制,而是賦予新聞工作者與全體公民的一項權利。因此
國家必須維護新聞媒體工作者的獨立自主,並協助公民團體監督媒體。具體作法例如要求資方與媒體工會簽訂團體協約、保障勞動權益與自主權,或者鼓勵資方將所有權「公益信託」、確立專業經營,以及要求媒體設立公民參與的自律機制等,從媒體內部制衡商業力量、確保言論的自主與多元。"

2012.11.28 公民新聞平台 反媒體壟斷 要求公平正義
"媒體壟斷究竟是什麼,許多民眾內心都有疑問,美國學者貝迪金(Ben Bagdikian)曾表示,當注重紀律、服從及效率等經營理念的企業集團介入媒體後,會對於強調民主、自由與專業的媒體產生衝擊與挑戰,而這些集團的介入有可能會導致媒體趨向商業化、對言論的打壓,在報導上會因為利益關係,而有所偏頗,對於閱聽眾的認知就會有很大的影響力。
媒體集團化真的很糟嗎?其實並不盡然,有國外研究指出,媒體壟斷可以使各部門有更多資金,節目品質相對就能提升,也有多餘心力做事創意發想,只是以電視系統業者為例,當不需改變即可賺取相當多資金時,企業主是否會願意多花錢去做有風險的改變?若不做改變,也許將會對媒體市場及內容多元性造成衝擊。"
2012.11.28 台灣壹傳媒交易案完成簽約
"因台灣法律規定經營金融業的中信金辜家跨業持股不得超過20%而加入的兩個新買家,分別是在台灣經營保險及殯葬業財團的李泰宏與李世聰,兩人都以個人投資名義加入

這些合伙買家未來的對壹傳媒平面媒體股份將以台塑王家的34%居首,旺中集團蔡家持股32%居次,中信金辜家持有20%,李世聰持有14%。
對壹傳媒的電視媒體持股也以台塑王家的34%居首,旺中集團原來的32%股份則由李泰宏取代持有,中信金辜家及李世聰持股比例則與平面媒體部份相同。"

2012.11.29 中央廣播電台 媒體併購公聽會 一面倒反蔡衍明買壹傳媒
"台大經濟系教授鄭秀玲則哽咽的表示,蔡衍明的旺中集團,已經是跨媒體巨獸,若再併壹傳媒集團後,將會變成台灣擁有上、中、下游垂直、水平的跨媒體巨無霸怪獸。鄭秀玲說:『(原音)我們站出來主要的目的是為我們的下一代,民主的發展以及新聞的自由,以及專業的自主。我們接下來要問的是,蔡衍明他目前已經有了旺中集團,是跨媒體的巨獸,他再來買壹傳媒集團之後,他將會變成我國跨媒體的巨無霸怪獸。』"








   看過《女朋友男朋友》的人, 不曉得有沒有覺得這景象有點眼熟? (參考影評)


時間:1980年代
發起者:學生

事件:野百合運動,又稱三月學運

訴求:「解散國民大會」、「廢除臨時條款」、「召開國是會議」以及「政經改革時間表」

參考台灣大百科


◎朵拉拉讀新聞:

事隔三十年,學生族群再度大力站起來勇敢反對種種不平,從新聞到國光石化到美麗歡灣等,也表示世代轉變、權利轉變、每個世代人們關注的焦點,從政治民主到新聞民主,學生的大無畏革命請願都佔了很重要的力量,是故請名嘴們不要再把草莓標籤貼在不同世代的年青人身上而忽略青年的價值。

人民意識到權利被剝奪是很重要的,如果沒有這樣的意識,民主政治只是換另外一種方式集中特權在少數人身上,而那些蒸發的權力也會帶走其他現在所擁有的,像冷水煮青蛙一樣。

「惡人得逞的唯一途徑,就是其他人的旁觀」
在有良的獨立媒體出現前,升斗小民們,請利用新媒體的力量發揮自己的影響力吧。








拉子百業


什麼時候才可以看到某雜誌推出N大(20.30~100...)素人(踢?)之職業側寫
匿名專訪側拍等等...

(心中呼喊)


















上圖為示意用 網路轉載 僅供參考

圖片來源: http://holiday.nyc.gov.tw/2011taiwantrekker/photoList.asp?UID=397

2012年11月25日 星期日

肥胖歧視/嫌愛黛兒胖 拉格斐被逼說sorry

歧視肥胖女性的男性, 小心以後禿頭 (咦?)

肥胖歧視/嫌愛黛兒胖 拉格斐被逼說sorry

本報記者林以君、梁玉芳


天后愛黛兒(中)說音樂才華比贅肉更重要。
張惠妹(右)發福被訕笑,只得說是「有點水腫」。
女神卡卡(左)暴肥遭毒舌批評,她火大回應「愛黛兒比我胖」。 

圖/路透資料照片、摘自阿妹微博、達志影像



獲得無數歌迷崇拜及獎座的英國女歌手愛黛兒、美國女神卡卡,及台灣歌手張惠妹近日有共同遭遇:外界關注的不只是她們依舊美好、甚至更好的歌藝,而是她們過粗的大腿、飆高的體重。

體重曾破百的愛黛兒被時尚教主拉格斐嘲笑,聲如天籟「就是胖了點」;黑色網襪緊繃大腿的女神卡卡,被諷披著的生肉都長到身上;毒舌者要阿妹抽脂,經紀人只得緩頰「她有點水腫」。

胖即丑角?贅肉比才華刺眼

肥胖,為她們招來訕笑。體重數比獎牌數似乎重要得多。站上舞台,贅肉比才華更顯眼?肥胖者常在職場、情場失利;在戲劇中,胖子只能是丑角。磅秤指數似乎代表了能力、毅力;懶、好吃、意志力薄弱,常成了肥胖者甩不掉的標籤。

這是個對體重斤斤計較的社會。但我們又常以為開開胖子玩笑「有什麼關係?」於是,「大箍呆」、「恐龍妹」、「死胖子」,成為親暱招呼,理所當然地覺得肥胖者就該「心寬」地接受。

體重破百:笑胖比笑跛腳多

前立法委員王榮璋撐雙枴、體重常幾乎要破百,他說,「被笑『跛腳仔』的次數還沒有被笑『死胖子』的次數多,」因為社會對「身障歧視」已有自覺,對「肥胖歧視」尚在萌芽。他和重量級朋友常笑說要籌組「全國肥胖者聯盟」,簡稱「全肥聯」,鼓吹肥胖人權。

並非人人都能自嘲。精神科醫師陳豐偉撰文呼籲:「不要嘲笑小胖妹」,因為在他的看診生涯中,發現對兒童體態的嘲笑,會造成較低的自尊、自貶,甚至是危及生命的飲食失調症。

社會壓力!管她胖不管他禿

陳豐偉指出:「診間偶爾會出現年輕女孩,訴說無法控制的暴食與催吐。她們會一次吞下讓人瞠目結舌的飯量,然後用手或湯匙引發嘔吐。」

當你我習慣性地以體重評論人的健康、能力與價值,對大尺碼(Plus Size)族群已形成社會壓力。我們不會因為誰有心臟病、關節炎歧視他們,但我們常會因為對方體重心存輕蔑。

台大新聞研究所教授張錦華說:「健康是多面向的,我們不應該『跨界』去批判肥胖。」她也說:「我們不會因為男人禿頭而嘲笑他、說他找不到工作。我們卻會嘲笑女人肥胖。」

少件制服…打工機會全飛了

張錦華的研究曾深度訪談減肥者,有女生到補習班應徵受挫,只因補習班認為「學生喜歡看瘦的老師」。張錦華說,對大號身材的貶抑,已嚴重到「連工作權都受影響」。也有學生說,速食店制服沒有大尺碼,害他連打工機會都飛了。

十年前在「減重糾察隊」出現在實踐大學校園、圍堵大尺碼同學時,張錦華曾寫下,「我們會不會糾舉近視眼?」如果不會要求近視眼注意眼睛保養,憑什麼糾舉「較大體型」?

纖瘦美人?別為體型貼標籤

陳豐偉認為,減少大眾文化過度崇尚纖瘦,在現代社會已不可行,「總不可能禁止林志玲上電視」;能做的是尊重天生的體質,建立多元審美觀。當社會崇尚纖瘦,甚至對肥胖貼上負面標籤時,陳豐偉說:「我們只能選擇不要當幫兇。」

卡爾拉格斐後來為了嘲笑愛黛兒胖,出面道歉。那是因為西方輿論已體認「肥胖歧視」存在。我們需要有更多的愛黛兒,對嘲笑有自覺地說,寧可胖卻能唱出天籟,也不要身材削瘦卻出爛專輯,「我的人生目標就是永遠不要成為瘦子」。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jsp?f_ART_ID=426&pno=0

Let go.


勇敢一點,將無話可說的只見過幾次面的人列入fb靜止戶吧,其實你/妳的猶豫只是捨不得,但也早就不知道那些N年前加的人在幹什麼了不是嗎 ?
(或者可以費心一點,把交際圈切割再切割成"可見面"與"不可見面")

每個人都會屬於很多小圈圈跟大圈圈,
清楚界線在哪,是為了維護自己優雅誠實而不浮濫的人際關係。


188公分酷女郎 反串男模走秀

蘋果日報
2012年11月25日


凱西(左圖)扮起男模(右圖),絲毫不輸真男人。翻攝網路

【陳家齊╱綜合外電報導】許多陰柔男子美得勝過女人,掀起「男身女模」風潮,如今時尚圈也出現「女身男模」。法國出生的紐約藝術家凱西雷格勒最近被簽下,成為專門穿男裝走秀的女性第一人,188公分高的她穿起男裝,不輸其他男模。

凱西雷格勒(Casey Legler)是臨時被她的攝影師朋友拉去,與內衣女模坎蒂絲合照,結果被紐約福特模特兒經紀公司相中,簽約擔任「男模」。

「分男女太局限」

凱西近日接受《時代》(TIME)雜誌訪問時說:「我們常對自己是男是女有一套特定見解,這有時反而太局限。如果我們不會因穿褲或穿裙,就認定這人是男是女,那會是很棒的狀況。」
目前當紅的男兒身「女模」是塞爾維亞裔的佩基奇(Andrej Pejic),他穿女裝走秀,妖豔勝過眾女子。

張小燕:沒有感動的能力,就沒有幸福





轉貼自姊妹淘


文/蕭富元

我訪問過張曼娟,她說,「我常常在最幸福的時候,覺得最恐慌,因為我怕幸福一下子就不見了。」這句話我印象深刻。我想最可怕的是,你最幸福的時候,恐怕還不知道此時此刻可能是最幸福,還拚命抱怨。



得獎可能就要走下坡很多人以為我得獎很幸福,但我從小就有個感覺,節目得獎可能就要走下坡了。所以,我特別珍惜存在的每個時刻。每一天,我只要進了我家車庫,走上樓,狗狗一舔我,打開電視,就很幸福了。我看到好電影,也覺得很幸福。這是我能幹這一行的優點,我很能感受每個人精心創作所要傳達的感受。

像現在聽的Adele(此時放的音樂是艾黛兒的《Don’t You Remember》),我買她的DVD回來,把家裡的燈關掉,就好像在現場一樣,很能洗滌煩亂的心。我很喜歡這些小小的感動、大大的感動。

我一直覺得,能夠在心中有感動,是很重要的能力,沒有感動,就沒有幸福。現在的孩子,要讓他們懂得感覺、感動、感觸,去touch,才會有幸福感。我們不該不知福,這是人生很重要的功課。人要失去了,才懂得珍惜,為什麼不能在有的時候,就很珍惜?

當我先生告訴我他得癌症的時候,我記得我看著窗外,腦子裡想到我的好日子沒有了。因為要開始治療,就算醫好,也會害怕復發,永遠處在恐慌中。



最受傷的是對我好的人我和我先生感情很好,他住院的時候,我四個月沒有走出台大,都住在醫院裡面。他走了以後,我記得我走出醫院,朋友送我上車,我說,「我要幹嘛?我回家幹嘛?」大家都哭了,我沒有掉眼淚,我哭不出來。當時我媽非常不放心,所有的人都怕我發生什麼事情。

後來我想,我如果不好好過日子,最受傷的是對我最好的人。我那時多想著別人,很快就回公司、做唱片,接了「小燕有約」的節目。只有在電視上出現,大家才會覺得我沒有問題了。

我讓自己的生活回到軌道上,所以得到最大救贖的是我自己,因為很多人在痛苦中走不出來,很難打開那個結。現在覺得,想吃什麼就去吃什麼,想買雙小鞋就買雙小鞋,這都是小小的滿足和幸福。

前幾天,我和朋友就在app上,相約去永康街一日遊。下午吃東西,買些小飾品,坐在咖啡館吃提拉米蘇,在街上看人,就覺得很幸福。

我擔不擔心錢?每個人擔心錢的標準不一樣。你說我不擔心錢嗎?唱片公司還在賠錢。你覺得郭台銘不擔心錢嗎?他擔心的可能是以億計算的。這樣看,他缺的錢不是我們能想像的。每個人需要錢的壓力和分量,是不一樣的。最重要的是,要根據自己的能力,去找能讓你幸福的事情。

想幸福,就要有執行力,做一點是一點;做,就有一分,光想不做,連一分都沒有。自己的幸福自己找,不要抱怨為什麼不幸福、不快樂。沒有人該給你快樂。你要付出,才會有成果。這好像很教條,但卻很真實。



http://www.babyou.com/index.php?do=news&locid=103&id=11995

2012年11月24日 星期六

中國同性戀志願者街頭遊行呼消除歧視



時間: 2012-11-24 12:36| 來源: 搜狐|查看: 3974| 評論: 1 發表評論

中國同性戀志願者街頭遊行呼消除歧視
摘要: 11月24日下午,長沙30余名同性戀志願者發起遊行,並在街頭邀請市民簽名、合影,為爭取同性戀者權益,期待對於同性戀群體消除歧視。



11月24日下午,長沙30余名同性戀志願者發起遊行,並在街頭邀請市民簽名、合影,為爭取同性戀者權益,期待對於同性戀群體消除歧視。



11月24日下午,長沙30余名同性戀志願者發起遊行,遊行者舉著“我是同性戀”的標語。



11月24日下午,遊行者身穿黃色、白色衣服,手持象徵同性戀者的彩虹旗幟,從南湖大市場出發,向長沙火車站五一大道向市民市民發放同性戀反歧視資料、旗幟,向市民贈送禮品,並邀請市民在反歧視橫幅上簽名合影。




  11月24日下午,長沙30余名同性戀志願者發起遊行,並在街頭邀請市民簽名、合影,為爭取同性戀者權益,期待對於同性戀群體消除歧視。



有同性戀者說,曾經被同事揶揄,感到不快。亦有人指,有同性戀的老師和社工,不獲晉陞,認為並不公平。更有同性戀者表示,希望爭取同性婚姻合法化。



11月24日下午,長沙30余名同性戀志願者發起遊行,並在街頭邀請市民簽名、合影,為爭取同性戀者權益,期待對於同性戀群體消除歧視。



  此次遊行活動組織者,同愛志願者網站發起人小寒表示,因為生活中許多同性戀都受到了社會過多地歧視,他們想通過這個活動,呼籲社會消除對於他們的歧視。



11月24日下午,長沙30余名同性戀志願者發起遊行,並在街頭邀請市民簽名、合影,為爭取同性戀者權益,期待對於同性戀群體消除歧視。



11月24日下午,長沙30余名同性戀志願者發起遊行,並在街頭邀請市民簽名、合影,為爭取同性戀者權益,期待對於同性戀群體消除歧視。據沿途的一些市民所說,雖然自己不是同性戀者,但認為這些人士不應受到歧視。



11月24日下午,長沙30余名同性戀志願者發起遊行,並在街頭邀請市民簽名、合影,為爭取同性戀者權益,期待對於同性戀群體消除歧視。

資料來源:
http://gate.sinovision.net:82/gate/big5/news.sinovision.net/portal.php?mod=view&aid=236732&page=1




2012年11月23日 星期五

愛上 Google+ 的 5 + 1 個理由

朵拉拉旁白>>> 如果大家都來加入Google+我們是不是可以宅在一起開視訊電影趴?


轉貼自這裡


Lawrence Lin 六月 30, 2011



(image credit: Inside)


最近引發網路與媒體最多討論、報導的消息,想必是搜尋引擎巨人 Google 推出的 Google+ ,這個號稱 Facebook 殺手、讓 Google 在社群網站這個近年來兵家必爭之地佔有一席之地的祕密武器。Inside另篇文章Google+測試版 開箱文,谷歌牌社群網站!目前有頗高的人氣,顯然大家對於這個訊息有一定的關注程度。


Google 已經很久沒有推出令人那麼興奮的服務了,而且事實上本來我對於這個所謂 Google 推出的社群服務是興趣缺缺的,尤其是曾經使用過 Google Wave、 Google Buzz 這兩個本來被 Google 寄予厚望但顯然是雷聲大、雨點小的產品之後,對於 Google 的大格局社交戰略服務,我幾乎是不敢抱持任何期望,甚至在我今天初次試用 Google+ 之後,我就直接將瀏覽器分頁關掉,覺得:不就是個 Google 版 Facebook 嘛!

但顯然如果只是這樣,就不會有這篇文章了。讓我再度打開 Google+ 的主要原因是我在登入 Google+ 的同時也在我的 HTC Desire HD 手機上安裝了 Google+,結果一打開發現介面還真是漂亮,而且實際使用起來,每個功能都簡單俐落,發佈訊息、上傳照片、打卡(check in)的功能都很棒,沒有多餘的雜音與不必要的功能,而且還有一個我認為真是天才的功能(容後詳述),於是我就再次登入了 Google+ 逛逛。

也是因為接下來的用心體驗與實驗,才有這篇文章,換句話說,這是一篇充滿個人觀點的文章,如果你正在考慮要不要用 Google+ ,或許這篇文章會有點幫助。而且,我不認為這個新服務是 Facebook 的替代品,你顯然是可以兩邊都用,作為不同用途的。



1. 簡單直覺的隱私權控制




過去我對於隱私權的控制並不是非常在意,但隨著 Facebook 上好友數量的成長,我又沒辦法有效的控制不同熟識程度的朋友能看到什麼樣的訊息時,我就漸漸開始在乎所謂的隱私權了。儘管Facebook在發佈訊息的介面上,可以讓你設定是朋友、朋友的朋友、同個網路還是自訂可視名單可以看到訊息,但使用起來就不是那麼方便、直接。

此外,Facebook雖然有好友名單的功能,但這也僅限於瀏覽,你在發佈訊息時的隱私權控制居然不能以好友名單為基礎必須以相對複雜的方式來進行設定(updated at 7/2,感謝網友告知,Facebook發佈訊息的時候能以好友名單為單位進行限制,輸入可視名單的時候可以輸入人或是好友名單的名稱),這實在是非常可惜(更別說Facebook好友名單目前躲在很難點選的按鈕裡面)。

沒想到,Google+ 實踐了這樣的功能,而且以非常簡單直覺、很好的體驗、優雅的達成了這個目的。

在Google+裡面,你可以將所有的朋友、網友、不認識的人放在不同的 Circle 裡面(如上圖左方),透過這個列表,你可以迅速的瀏覽在不同圈子裡面的朋友們最近發佈的訊息,如果你想要分享訊息、連結、影片或是照片在這個圈子裡面,畫面上面的發佈欄位預設就是只發佈給這個圈子的。

同時,你也可以選擇將訊息同時發給更多不同圈子的朋友,甚至是直接設定為公開訊息。

這樣的設計,讓我可以不用再擔心不同熟識程度的朋友們是不是都看到同樣的訊息,你可以有效率、有系統的區隔出不同的訊息要發佈給哪些不同的人。例如想罵老闆,就在同學的圈子罵;或是像圖中的案例,可以把想追但追不到的女生、正在追的女生、追過但是已經被拒絕的女生都區隔開來,搭配社群媒體時代,如何追比你宅的可愛女生?一文來關心你想追的宅女們(誤)。



2. 整合 Google 旗下其他服務



我今天在 Twitter 上有感而發的說:(我的 Twitter @deduce

Google+ 只是 Google 做社群的入口,實際上 Google 要做的是全面化的 social,在Google Reader、行事曆、Gmail、搜尋結果裡面都整合了 social 的功能與訊息

後來另外又想到:

Facebook創辦人曾經說: "We Are Building A Web Where The Default Is Social",現在Google顯然也轉換心態, 讓某些產品預設就有 Social 的概念與功能了。

如果你是個 Google 產品的重度使用者,每天依賴Gmail、Google Search、Gtalk、Google Docs、Google Reader等等服務,在這些服務當中,你現在都可以直接在右上角的訊息框隨時隨地的發出 Google+ 的訊息或是分享連結網址,也可以即時的收到來自 Google+ 上的即時訊息通知並且即時給予回應。

Facebook的作法是打造一個預設就是 Social 的 Web 環境,而現在 Google 則是努力讓旗下的某些產品也開始更加的 Social,例如 Google+1 、服務導覽列、搜尋結果的呈現等等。

如果你不是 Google 服務的重度使用者,也未曾考慮使用 Google+,那麼 Google 目前的作法則是有機會讓你有意無意的接觸到社交化後的產品,例如社交化的搜尋結果,有一天或許你就有機會不小心踏入了 Google+,或是你只是單純的透過 Google+1 或點擊 Google 的搜尋結果,這些行為都有助於 Google 持續改善產品,或是給你更好的搜尋結果,這些小小的行為,也都是 Google 社交化的一環。



3. (目前)沒有惱人的遊戲或是雜七雜八的Apps

Google+ 另一個好處就是(目前)沒有惱人的遊戲或是雜七雜八的各種應用程式,像是心理測驗、成份分析機來造成各種干擾,上面有的就是各種你的朋友們正在分享的資訊、討論以及他們的生活點滴。在 Twitter 上有一位前輩就這麼說:



沒有遊戲,沒有心理測驗,就是好的社交平台

我非常認同,真正的社交,如果你是在關心你的朋友,那麼他的內心話、他最近的生活、最近去玩的地方、最近在看的新聞、電影,才是重點不是嗎?

當然,朋友們要一起玩遊戲也是很重要的,Facebook 上的小遊戲有其價值所在,但既然是所謂社交平台,重點應該就不會僅止於玩遊戲吧?而且,朋友們要一起玩遊戲的話,像我都是打星海爭霸,又可以一起培養默契、一起殺時間,又可以一起累積經驗值、創造成就感,不是更棒嗎?

不可否認,Facebook 的開放平台造就了許多成功的服務與公司,也的確有許多功能、應用程式是非常實用的,但如何避免濫用、雜訊氾濫其實是個很大的挑戰,目前 Google+ 也還沒提供 API,或許所謂的開放,在這個社群媒體的戰場上來說,有限度的開放或許才是比較好的?




4. Instant Upload 即時上傳、同步手機相簿



我自己是 HTC Desire HD 的使用者,Google+ 這麼重要的服務,顯然也推出了重量級的行動應用來提供更棒的全面服務與使用體驗,同時也為 Google+ 這個產品凝聚更強大的力量。

安裝了 Google+ 之後,進入應用程式並登入帳戶後,會問你要不要啟用 Instant Upload 的功能,只要你開啟了這個功能,往後你每次用手機拍照,照片就會自動上傳到 Google+,換句話說Google+就是你的iCloud 無限容量雲端磁碟,你可以拼命的上傳照片,而且步驟超級簡單的:你只要一直拍照就好,連選擇、確定上傳的訊息都沒有。



那麼你會擔心,有些照片不想給朋友看怎麼辦?沒問題的,自動上傳的照片並不會自動發佈,從上面這張圖片裡面,你可以注意到相機圖示旁邊有個數字"1″,這代表著 Instant Upload 自動幫你上傳的照片有一張,你可以在外面拍完照片,回家用電腦、方便打字的時候,再迅速的將這張照片挑出來發佈、與朋友們分享。

當然,如果你想要在手機上即時發佈,也是可以的,體驗就跟現在的 Facebook App 都一樣,但 Google+ 硬是多走了一步,我個人認為是滿不錯的,還幫我省掉了手動備份的工作。




5. Google 手機上也可群聊

安裝了 Google+ for Android 之後,你的 Android 手機實際上會多出兩個應用程式:

Google+

Huddle

其中,Huddle 就是群聊、群組簡訊的應用程式。群組聊天、群組簡訊似乎真的很紅,目前已經非常知名的App包括 WhatsApp,蘋果的 iOS 5 上市後即將斷掉 WhatsApp 生路而推出的 iMessage ,以及前陣子 inside 介紹過的親愛的,我們真的很愛聊天 – 韓國“Kakao Talk”的發達之路等等,沒想到現在Google也推出了 Huddle 要出來跟蘋果聯手一起幹掉 WhatsApp 一起爭奪群聊戰場以及電信業者既有的簡訊市場大餅。

目前比較可惜的是 Google+ 顯然只有 Android app,想要跟 iMessage 競爭可能還要花點時間,但是別忘了,Android手機現在全球每天開通 50 萬支,Google想透過智慧型手機市場來撼動 Facebook 的網站地位的話,是不容小覷的。

5+1. 而且!善用了HTML5做出了超棒的問題回報系統

Google 不虧是 Google,先看看底下這張圖片:



你可以注意到,點選右下角的意見回饋之後,你可以利用這個工具將畫面上某些區塊變成黑色的、想要特別強調的重點則可以特別框起來,這麼卓越的產品配上這麼卓越的問題回報介面,只能說是高招!佩服佩服!

所以呢?

我認為 Google+ 在產品設計、使用者體驗設計上做到非常非常的好,介面上也注入了許多巧思讓使用起來更加順手、流暢(例如在右上角的訊息通知,居然可以用方向鍵上下左右來瀏覽;編輯 Circles 時的介面也非常非常的棒,你可以試試看刪除一個 Circle 看看,刪除 Circle 的動畫效果也很棒)。

Hangout 的功能也非常棒,可以讓一群宅宅一起聊視訊,或是一起看同一個 Youtube 影片。在與 Picasa 相簿的整合以及實際看照片的體驗與速度也都超級棒(看無名小站或是 Facebook 相簿的速度都比不上,更別說 Flickr 了)。

不過,這樣的產品,到底在接下來有沒有機會持續的成長,並且名符其實的讓這幾天大家的關注維持下去,變成一個大家會持續使用的服務,實在是個大問號。

另一個有趣的問題是今天看到有人在 Google+ 裡面提出的問題: Google+ 會不會影響到 Plurk(噗浪)呢?不曉得你的看法如何?

最後,自己打個廣告,歡迎來 Follow 我的 Google+ 以及 Twitter:

https://plus.google.com/116503978652590475321/posts

http://twitter.com/deduce




如果你還沒收到Google+邀請,也歡迎留言,一旦 Google 重新開放邀請,我會盡我所能邀請你加入的!



IBM 在世界打造「聰明城市」,台灣屏東名列其中!









IBM 在世界打造「聰明城市」,台灣屏東名列其中!

[ 創新與應用 ]
於 2012-11-19 11:52:59 發布
Tags :IBM創新城市智慧城市


關於作者
Pan





先有一個認知:分析趨勢並用新思維面對,是一種創新精神,而這樣的創新精神是讓事情更好的關鍵。

有這個認知以後,思考一下,像美國這種創新精神發展遠勝台灣的國家,我們有可能將他們「有用的」創新精神平移過來用嗎?
在全球組創新小組,IBM 要讓城市變更好

至少 IBM 相信是可以的。他們從 2010 年開始執行 Smarter Cities Challenge 計畫,運用專業顧問群(如數據科學家、工程師等)組成的跨界創新小組,在各個全球選定的城市貢獻他們所具備的「創新精神」──目的是為了使城市更好。

他們的方式是:該城市選定一個主題,接著「創新精神」團隊跟著該城市的領導者一起工作 3 個星期,當中提供能讓城市更有效率或智慧化的建議給城市領導者,再讓城市領導者運用本身具備的權力造成改變。
2013 年入選的城市出爐,台灣 1 個城市上榜

台灣在這個計畫中也佔有一席之地,2012 年「新北市」獲選成為臺灣第 1 個執行該計畫的城市,選定的主題是Public safety。而在 IBM 11 月 15 日公佈的 2013 年入選城市名單中,共有 31 個分別在世界各地、不同國家的城市上榜,其中也包含台灣一座城市,但答案可能出乎大家意料之外──「屏東縣」。

在目前還不清楚屏東縣政府和 IBM 的具體合作的內容之下,我們只能從 Smarter Cities Challenge 計畫挑選合作城市的準則:「該城市有特定目標,且有志於應用創新去改變」來猜想,屏東縣長曹啟鴻應該準備了一盤大菜要給縣民了。

這樣:「既有創新精神」→「找到需要創新精神幫助的事物」→「團隊進入幫助創新」的模式,或許能為未來帶來新的可能性,讓先進國家的創新能量能直接幫助其他國家。

這當中或許會有「因為是 IBM,所以才能做到」、「Smarter Cities Challenge 計畫是在智慧城市概念下的產物」的種種懷疑,但看看台灣整體環境仍有這麼大的進步空間,如果能有更多這樣的模式在臺灣各處(尤其是政府)發生,大家的生活應該可以再更好一點吧!

(資料來源:VentureBeat;圖片來源:Kovis, CC Licensed)

"ice-men"生死之間

最近很喜愛的當代藝術作品

藝術家néle azevedo 用了上百尊迷你的冰雕小人,將他們妥善而有秩序的安坐在階梯上,
具體表現生與死之間分分秒秒的流逝。


展出的地點也很特別,在鐵達尼號受害者紀念活動的一項展出當中,策展人特別挑選了這項藝術作品,恰當的表現生與死之間的轉瞬概念。


拉長至一百年,每個痛苦的瞬間都天崩地裂,但是在藝術家的巧思下,竟然就把生死的議題穿透到數百只當中的平凡不過的一只悄悄融化的小冰人。


轉自




原文摘要:
"has sent designboom her latest work from her 'minimum monument' project, presented as part of the belfast
festival at queen's university in northern ireland.
the artwork is a collection of hundreds of carved 'ice-men', perched readily side by side on the steps of custom house in the city of belfast,
a carefully prepared intervention that slowly thawed under the heat of the day. the figures sit slouched, with legs dangling - an oddly charming set of characters"





the artwork is collection of hundreds of carved 'ice-men', perched readily side by side on the steps of custom house in the city of belfast

image © néle azevedo





the carefully prepared intervention that slowly thawed under the heat of the day

image © néle azevedo





the project was selected by the curator of the event as a tribute to titanic victims

image © néle azevedo





the figures sit slouched, with legs dangling - an oddly charming set of characters full of aloof charisma

image © néle azevedo





image © néle azevedo





image © néle azevedo




買了吃到飽卻吃不飽,去找系統商算帳而不是消費者了吃到飽卻吃不飽,去找系統商算帳而不是消費者







[ 媒體與商務 ]
於 2012-11-15 12:54:42 發布
Tags :NCC上網費率行動上網

關於作者
郎勝衣








最近行動網路吃到飽是否該取消吵地很激烈,趁大家正在注意這個新聞的時候,再度提我的建議出來讓大家思考。
我去年 7 月提出廣設 Wi-Fi、降低用量少用戶費用等方式,部分電信廠商採用了,但禁止負荷超載電信廠商停收客戶這件事,似乎連立委、消基會、NCC 都沒考慮;不過我覺得這才是釜底抽薪之計。
上網吃到飽議題,至今仍在使用者行為還有技術限制上打轉,非常可笑

3G 剛實施時,沒有什麼殺手及應用能吸引客戶使用頻寬,所以提出上網吃到飽的產品,吸引行動族透過行動網路上網,業者還公然宣稱可以取代 ADSL。後來,iPhone 及 Android 等智慧手機亮相後,業者持續以手機觀看 YouTube、手機電視等線上影音服務做為噱頭。現在大家用上癮了,發現電信服務商基礎建設不足以負荷,竟然是回頭罵客戶濫用資源。

那是因為電信廠商一開始把資源賤售。就算是系統壅塞情況非常嚴重的去年,各電信廠商行動通訊上網吃到飽仍增加學生價方案搶奪市場,仍持續搭配小筆電銷售上網吃到飽。

一邊收客人錢、一邊罵客人濫用資源,真是個好生意,而且政府官員還會幫忙罵!
應該嚴格取締超載地基地台和系統業者

至於怎麼計算負荷超載,我的建議如下;

若一個基地台一個月裡面,有 10 天負載超過 80% 及以上的時間超過 3 小時,該基地台就該判定為超載。該區域超載的基地台超過 25%,就禁止該系統在該地區收取新的客戶,直到情況改善;區域大小可能依照行政區,或居民人口數設定。當然,這些數據、百分比等,NCC 專業人士可以再加以修正以滿足實際狀況。

為什麼要設立這樣的機制?最簡單的理由就是,系統服務商本來就應該提供足夠的基礎建設,系統超載就該禁止他們超收客戶,否則就會造成服務越爛毛利越高的情況。

NCC 從來沒有提供各種電信服務負載情況,一直放任電信服務商增加客戶,其實是非常失職的事,例如以前某網內通話免費的電信通話商,在晚上顛峰時間無法收、發話,但該電信公司當時仍持續吸收客戶。

對電信服務商而言,為了增加客源,這樣的機制會逼迫他們建設足夠的系統負載。如果建設到極致仍無法解決,就會去尋求各種技術提昇系統能力,再不行仍可調整產品規格與價位來達到利益最大化。

至於上網吃到飽該不該被取消?我反對 NCC 出來規範廠商賣怎樣的產品,請讓市場自己說話!


有了社群人數,然後呢


前陣子讀到一個新名詞叫「弱連結」,有興趣可以看這篇文章

引用如下:

『除了積極參與產生連結之外,《超級關係—弱連結法則所爆發的強大社群力量》也分析了能夠促成弱連結發生的一些特質—因為只有稀少的接觸機會,所以第一印象相當重要、因為缺乏長時間接觸,所以必須建立在高度的信任感與和諧上。這兩點也許會提醒一些因為網路的匿名性而不自覺發表激化言論的人注意,因為也許無形的也影響了你產生弱連結的機會。另外,保持對人的好奇、在沒有外在動機與利益的情況下,仍然願意採取行動把人們連結起來。也都是促成弱連結不斷發生的重要人格特質。

如果你的Facebook堅持只加真實生活裡的朋友、不了解微網誌的碎碎念有什麼意義、覺得寫部落格浪費時間,推薦你讀《超級關係—弱連結法則所爆發的強大社群力量》,你會發現這些看似花時間的網路社交,不只會為你,也會為整個世界,帶來更多意想不到的機會與創新動力。』



大家都愛粉絲頁也都喜歡在社群上維繫關係,不過我想我們必需先學習的一個事實是。
社群是一群人,一群有各自想法的活生生的「人」。
即使社群的力量大到產生所謂影響力,但那影響力的產生還是日積月累,也可能一夕之間毀壞。

如果沒有認知到「人」的重要性而過度以為能操綜它,可能必需先跌的一個跤叫作:
一整個社群不等於一個可以被操綜的鋼鐵人。

一廂情願的熱情無法持續,
要使社群力延續下去,還是必需回到人性,是最基本但是也永無止盡的謙虛學習。

社群是一個生態池,讓你培養、繁殖、以及從它學習、
或是養成一小群跟隨者或是夥伴。

別指望每個社群的member都是眾口同聲。
但是假以時日,也許弱連結會發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2012年11月21日 星期三

有首歌叫[女人經痛時]

聽魏如萱唱

不曉得有百分之幾的女人,每個月
都會在心裡抓狂唱著喊著
「經痛到好想死」
然後又活過來

這就是為什麼有伏冒經痛飲這種東西

Sigur Ros

每場演唱會,每場舞台劇,當我走進場內的時候都在用力呼吸。伴隨著空氣吸入的是滿滿的感動。演場會不是商品,是一種體驗,關於這一點[錢買不到的東西]引用過一位歌手的話,他還真的說對了。

想成為怎樣的人
穿怎樣的衣服
聽怎樣的音樂
那些台上台下的
是些裝著哪些想法的人呢?

這個世界的確因為音樂而美好
少有其他東西不需要理由

2012年11月20日 星期二

2012



如果說馬雅的2012寓言成真,那麼今天就是世界末日2012/12/21的倒數前一個月。

昨天我還在怨恨為何世界末日是星期五,
不過如果末日將來,就乾脆翹班跟親愛的抱在一起吧上班的意義就不在打卡了。

這一輩子只要都順著自己的意思走,世界末日來臨前就一樣的呼吸著就好了吧。



明年報稅扶養多1人 免稅額多8.2萬

適用於同居的同志伴侶們,不要錯過喔!


明年報稅扶養多1人 免稅額多8.2萬2012/11/20
反年齡歧視 修正案三讀通過

【聯合晚報/記者張文馨/台北報導】




立法院今天通過,所得稅法全面取消納稅人扶養親屬的年齡限制條件;有如對家有重擔、扶養家屬多者,在大雨中撐起一把傘。圖/聯合晚報提供

政府又釋出報稅利多,明年5月民眾申報綜合所得稅時,扶養對象將沒有年齡限制,凡身心障礙、無謀生能力或就學中的親屬,都可以被報列為扶養對象,每人每年有8.2萬元免稅額。



親屬或家屬符要件都可列扶養

立法院院會為了解決政府法令違反憲法爭議,上午三讀通過所得稅法第17條修正案,全面取消納稅人扶養親屬的年齡限制條件,未來包括同居人等其他親屬或家屬,只要符合在校就學、身心障礙或無謀生能力等要件,都可納入報稅扶養對象。

明年5月適用 估41萬人受惠

財政部表示,明年5月起報稅就可適用,預估有41萬人受惠,納稅義務人可增加支配所得約20億元,以適用12%稅率的家庭為例,每多扶養一名其他親屬,可減免稅捐9840元。




圖/聯合晚報提供

依民法規定,所謂「其他親屬」包括叔、伯、舅、姪、甥、媳、孫等。「家屬」定義指非親屬,而以永久共同生活為目的同居一家者,也就是說,未來包括同居男女朋友、同志等非親屬關係的同居人,都可納入報稅扶養對象。



無謀生能力不包括非自願性失業

財政部表示,無謀生能力不包括非自願性失業,其他親屬如因非自願性失業受扶養,並不在減免範圍之列。

民國92年,民眾郭燕娥扶養70多歲中風母親、殘障大嫂及兩名未成年姪子,財政部將殘障大嫂剔除扶養,報稅後,她以年齡歧視提出釋憲。立法院通過修法後,她將可以適用申報殘障大嫂為扶養對象。

年齡限制 年底自動失效

民國100年12月30日公布的大法官釋字第694號解釋認定,年齡限制將影響納稅義務人扶養20歲到60歲間無謀生能力者的意願,影響弱勢族群的生存權利,和憲法第七條公平原則牴觸,宣告違憲,相關法令今年12月30日將自動失效。

全文網址:udn個人理財 - 稅務 - 節稅撇步 - 明年報稅扶養多1人 免稅額多8.2萬http://money.udn.com/wealth/storypage.jsp?f_ART_ID=277744#ixzz2ClpzwNYD
Power By udn.com





最近晚上習慣性的入睡困難,不過也不到真的徹夜失眠,
應該說是很喜歡在睡前想一些無解的問題,而昨天想到問題是「嗜好」對健康人格的重要性。

大概是上個星期,在拉板看到一篇有趣的徵伴文,
第一次看到用標點的方式(有點像104的工作條件must have)列出想要的人的特質到如此之詳細,看完的時候我和女友莞爾一笑,我記得我說「這比應徵工作還難吧?」(對不起我好壞)

應徵工作都還有造假的問題,可是,找女友這件事應該是假不了一輩子的吧!?
不過話說回來,為了另一半喜歡,而漸漸成為某一種類型的人還真是不少,
為了另一半喜歡而興趣越來越配合對方的人而漸漸失去自己優點的人更是不少。
這麼說起來如果有興趣是一個篩選條件,或許代表原PO在某種程度上希望那個準女友能夠心態成熟健康。

林夕的短篇散文《人情世故》,在某篇叫〈玩物誌〉的篇章裡討論興趣:
「志向倘若應該分為提高生活水平而立,不可以算是壞事,只是,假如從而立之年衝到不惑之年,途中無一可玩想玩之物,再高的生活水平,又有何樂趣而言。」林夕也引用林語堂的一句話「人無所癡難有所成」。我記得當時念到這段話往我頭上一擊─

我有像樣的興趣嗎? (看CSI算不算啊算不算啊???? XD)
問題是像樣的興趣是什麼呢?
自問自答的話,
喜歡看舞台劇,但不到劇評家的程度,
喜歡某些搖滾團體及風格類型,那也還不到可以自稱rocker的程度,
喜歡交朋友但總歸生活型態也還是十分居家,
喜歡旅遊但也還不到去過好多國家的程度,

話說回來,興趣絕對不是checking list或是一定要自居專家才算,
它讓你生活在柴米油鹽裡面找到一個有點像桃花源的小天地,
即使心情不好也不減低你對它的興趣,
重點是,與很多事不同,興趣通常是為自己而作,

因此它給予一個人能獨處而不無聊的能力。

很可惜社會跟教育習慣影響,從小將利益取向深植我們內心,
給了「不事生產 」一個汙名,也看扁了它的無形價值。


如果你也曾經被某些人的熱情所感動,讓我們一起從三十歲開始越活越年輕。

配一首背景歌吧? http://www.youtube.com/watch?v=aGxpDiD6Qgw















2012年11月18日 星期日

拒售亞洲漿紙APP相關產品。史泰博、家樂福積極行動響應綠色和平

新聞稿 - 2010-10-08

台北─亞洲漿紙APP破壞熱帶雨林,嚴重威脅印尼當地原住民以及瀕臨絕種生物,並且加速全球暖化已是不爭的事實。在綠色和平的推動下,全球有多家企業抵制其森林破壞的惡行,而史泰博與家樂福等也在台灣加入企業抵制的行列。



史泰博公司(Staples Inc.,全球最大的辦公及文具零售連鎖企業)於2008年終止與亞洲漿紙APP的合約,認為亞洲漿紙APP「是對於本身品牌的巨大污點」。史泰博台灣分公司於2010年9月30日收到來自美國史泰博總公司通知『史泰博全球和綠色和平組織的共同簽署』,表示史泰博全球承諾停售亞洲漿紙APP之產品。史泰博 台灣分公司在獲得通知的當天,立即採取同步行動,將所有亞洲漿紙APP產品進行下架以行動支持保護熱帶雨林及地球永續的理念。

在台灣,家樂福於9月給了綠色和平一份正式信函,表明「基於環境保護及永續發展的企業精神」,拒絕與亞洲漿紙APP的業務往來,自有品牌商品也不採用亞洲漿紙APP的原料。頂好、屈臣氏等通路商也已陸續將亞洲漿紙APP的產品下架。

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在8、9月份分別發佈了《紙漿星球》與《紙猛於虎》調查報告,指出人工漿紙林及棕櫚油的迅速擴張直接導致了印尼熱帶雨林的過度 開發,威脅老虎、紅毛猩猩等瀕危物種及原住民的生存。報告強調亞洲漿紙APP與所屬的金光集團(Sinar Mas Group)在其中扮演的關鍵角色,證據確鑿地揭露了亞洲漿紙APP破壞印尼包含老虎重要棲息地和泥炭地熱帶雨林的事實。亞洲漿紙APP目前在台灣市面販 售品牌包括倍舒柔(PASEO)、唯潔雅(VIRJOY)、優活(LiVi)等家用紙,以及PAPERON、Paperline、Sinar Spectra、IK Plus等影印紙。

綠色和平呼籲所有企業對社會大眾示範正面的環保訊息,制定對環境友善、永續性的採購方針,不銷售涉及森林破壞的產品,並承諾不採購和亞洲漿紙APP及所屬的金光集團有關的產品,直到他們同意不再砍伐天然森林,並且保護其林場中的泥炭地。

綠色和平森林專案主任許緯進指出:「全聯福利中心、松青、愛買等僅顧及商業利益,堅持繼續支持亞洲漿紙APP的毀林行為,顯然已被市場邊緣化。我們希望這 些業者能重視自己商業行為對環境的影響,負起社會責任,立即停售涉及森林破壞的產品,並制定永續性採購政策,確保消費者購買的產品能夠遠離生態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