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讀到一個新名詞叫「弱連結」,有興趣可以看這篇文章,
引用如下:
『除了積極參與產生連結之外,《超級關係—弱連結法則所爆發的強大社群力量》也分析了能夠促成弱連結發生的一些特質—因為只有稀少的接觸機會,所以第一印象相當重要、因為缺乏長時間接觸,所以必須建立在高度的信任感與和諧上。這兩點也許會提醒一些因為網路的匿名性而不自覺發表激化言論的人注意,因為也許無形的也影響了你產生弱連結的機會。另外,保持對人的好奇、在沒有外在動機與利益的情況下,仍然願意採取行動把人們連結起來。也都是促成弱連結不斷發生的重要人格特質。
如果你的Facebook堅持只加真實生活裡的朋友、不了解微網誌的碎碎念有什麼意義、覺得寫部落格浪費時間,推薦你讀《超級關係—弱連結法則所爆發的強大社群力量》,你會發現這些看似花時間的網路社交,不只會為你,也會為整個世界,帶來更多意想不到的機會與創新動力。』
大家都愛粉絲頁也都喜歡在社群上維繫關係,不過我想我們必需先學習的一個事實是。
社群是一群人,一群有各自想法的活生生的「人」。
即使社群的力量大到產生所謂影響力,但那影響力的產生還是日積月累,也可能一夕之間毀壞。
如果沒有認知到「人」的重要性而過度以為能操綜它,可能必需先跌的一個跤叫作:
一整個社群不等於一個可以被操綜的鋼鐵人。
一廂情願的熱情無法持續,
要使社群力延續下去,還是必需回到人性,是最基本但是也永無止盡的謙虛學習。
社群是一個生態池,讓你培養、繁殖、以及從它學習、
或是養成一小群跟隨者或是夥伴。
別指望每個社群的member都是眾口同聲。
社群是一群人,一群有各自想法的活生生的「人」。
即使社群的力量大到產生所謂影響力,但那影響力的產生還是日積月累,也可能一夕之間毀壞。
如果沒有認知到「人」的重要性而過度以為能操綜它,可能必需先跌的一個跤叫作:
一整個社群不等於一個可以被操綜的鋼鐵人。
一廂情願的熱情無法持續,
要使社群力延續下去,還是必需回到人性,是最基本但是也永無止盡的謙虛學習。
社群是一個生態池,讓你培養、繁殖、以及從它學習、
或是養成一小群跟隨者或是夥伴。
別指望每個社群的member都是眾口同聲。
但是假以時日,也許弱連結會發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